爷年纪相仿的老听客,听的个个仰着头,张着嘴。有的听客太投入了,口水流下来,像面条似的挂在嘴角边,时不时的吸了回去,还咂咂嘴,很好吃的样子。
说书先生的功夫,就凭一张嘴,这张嘴要将口,齿,唇,舌,喉的技巧整利落了。
他们每天的都得练,确保自己的嗓子洪亮,咬字清晰,声音圆润。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
姥爷最乐意带大敏一起去茶馆听书。
听书人,大都是老大爷,见到熟人互相打个招呼,找好位置,来晚了,只能坐后面。
跑堂的热心招呼着每位来人,叫上一壶茶,乐呵呵等说书先生上场。
这么多年了,两姥在一起,就听见姥姥的声音,姥爷几乎不吱声,都习惯了。
上次来,还是考取大学时。
姥姥姥爷依然没变,精神矍铄。
姥姥突然想起了什么,说了句孩子还饿着呢,急忙向姥爷比划了一下。
姥爷心领神会,赶忙到门庭房檐下,抬头挑选被风干已久的腊肉,举起叉子取下其中一串,切了一大块。
冲洗了一下放在木制格里,盖上锅盖。
往右边的锅放进自家收割的大米,顺手从水缸里拿起水瓢剜了一瓢水,水瓢是葫芦制成的,平时漂在水缸里。
盛上适量水煮饭,米饭烧至到快要熟的时候,把事先准备好的莴笋叶子和切碎的腊肉倒进锅里,再用铲子把米饭铲起,搅拌。
腊肉碰到滚烫的铁锅滋滋滋的声音。
姥爷话不多,乐呵呵的,做起事来很娴熟。
然后,再从褪色的碗柜上角处拿出一个玻璃瓶,里面盛着厚厚的猪油。平时他们都舍不得吃。
用调羹挖出一块白里泛黄的猪油,放进米饭锅里,一起搅拌,猪油溶化了,香喷喷的味道出来了。
搅拌均匀后,再盖上锅盖添把柴,风箱拉个三五下,然后用文火慢慢的烧制。
大约十分钟的时间,不再添柴火,灶内火势逐渐减弱,菜饭焖制一下,炉火还是很烫的,金黄金黄的锅巴就这样慢慢烤出来了。
掀起锅盖,一股香脆扑鼻而来。米饭粒粒饱满,晶莹剔透。
这样的菜饭,大敏可以吃上几大碗,“久违了,我的菜饭”。
姥姥姥爷知道大敏喜欢吃菜饭,是用灶台烧菜饭,尤其是菜饭的锅巴,金黄金黄脆脆的锅巴又香又脆。
姥姥姥爷看着大敏狼吞虎咽的样子,乐呵呵的,嘴上念叨:“城里的孩子”。
三分人七分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