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卫营的三路大军如三把利剑直插敌阵。
第二军在范能仁的率领之下,恰似猛虎下山一般,气势汹汹,锐不可当。
他们一路前行,所到之处,敌军皆被那汹涌澎湃的气势所震慑,闻风丧胆,毫无抵抗之力。
亲卫营第二轮凭借着人数和装备上的优势,纵横驰骋,杀得敌人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当然,建奴的大军已经被明军围困歼灭在朝鲜的西北方向,所以此时从平壤出发的沿上路进攻的亲卫营第二军并没有遇到什么激烈的抵抗。
第二军一路高歌猛进,连下数城,攻势很猛烈也很顺利。
第四军和第二军所遇到的情况差不多,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成气候的抵抗。
一些建奴的死忠分子,人数不多,也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
还没有开始就被亲卫营第四军以雷霆不及迅雷掩耳之势所歼灭。
但是,和亲卫营第二军的快速进攻不同,亲卫营第四军在马震清的指挥下,稳扎稳打,一步步推进。
每一步都走的非常的扎实。
马震清每每占领一座城池的时候,都会对城内进行排查,目的就是彻底歼灭城中的建奴和倭寇分子,以及消灭支持建奴和倭寇的势力。
虽然亲卫营第四军进攻的速度很慢,但是效果很好。
总而言之,无论是亲卫营第二军还是第四军都按照自己的作战风格和作战方法,按照朱慈烺指定的上中下三路进攻的方案前进。
相比亲卫营第二军和第四军的进攻顺利,亲卫营第三军的进攻就有些慢了。
虽然朱慈烺随同第三军发动进攻,可以极大的鼓舞士气,但是第三军进攻的方向是开城。
大玉儿和大清伪帝福临都在开城。
所以,亲卫营第二军的进攻受到了建奴强烈的抵抗。
这其实也在朱慈烺的预料之内。
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任何信息能够做到足够的保密。
尤其是涉及到人数众多的消息,想保密根本就不可能,总会散播出去。
朱慈烺命令亲卫营第二军、三军、四军,这么多人马从朝鲜四面八方向平壤汇聚,这样规模的行动自然是逃不过开城建奴哨探的眼睛的。
所以,从亲卫营各路人马向平壤汇集的时候,开城就已经得到了消息了。
目前开城算是建奴最后的力量。
大玉儿得知多尔衮兵败熙川,出逃在端川被明军活捉之后,内心悲痛而绝望。
毫无疑问,大玉儿不仅仅将多尔衮看作是自己的依靠,也看作是整个建奴的依靠。
如今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大玉儿只觉得天塌了。
随着多尔衮被活捉,整个建奴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而目大玉儿或者说整个建奴能够支撑起局面的,只有特尔钴一个人了。
颇有一种,蜀国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悲凉。
大玉儿也是很无奈,但是目前的局势她又不得不依赖特尔钴。
所以,大玉儿将整个开城的城防都交给特尔钴,同时封赏特尔钴为大清穆亲王,取代睿亲王多尔钴辖制所有人马。
特尔钴对此自然是感恩戴德,本来就对建奴忠心耿耿,现在更是死心塌地为建奴效命。
特尔钴率领四千建奴骑兵从熙川之战中逃脱出来。
逃出来后,立刻马不停蹄的向开城而来,一路上又收拢了一些溃军,骑兵人数达到了五千余人。
同时,洛托在安排大玉儿和福临前往开城的时候,也增加了开城的防御力量,开城有守军万人。
在开城周边地区,建奴可以调用的人马只有一万五千人。
这样的力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