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三天,整整三天,或许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而言,这三天很短暂,可对于从这里面走出来的学子而言,仿佛是一生。
十年寒窗,只在朝夕之间便决定的命运,没有人会不在意,包括叶洛。
学子们从考场络绎不绝的走出,负责监考的翰林院的大臣们便开始了阅卷。
本次考试的题目自由,任学生们自由发挥,看起来很容易,可真正落到笔上,却又是另一回事了。
不约而同的,学子们的卷子大多都是针对现时政治的分析。
若是一味的在卷面上歌功颂德,北边的匈奴,南边的水灾,连年的不让人安生。
可褒贬时弊,这其中的尺度把握就值得商榷了。
所以负责核查的大臣们一边摇头一边乐,放下了手中的卷子。
“现在的这些学子们啊,十年寒窗苦读,文采大多是有的,也不乏富丽辞藻,可是这内容……”
安旭阳话音刚落,旁边阅卷的大臣也放下了手中的卷纸,抿了口茶水,润了润喉咙
“安大人所言极是,这文章看了一大半,大多这都能针砭时弊说出一二,但不是说的轻了,便是说的严重了,无论哪一样都不是当今圣上想要看到的。”
正说着,只闻一声轻笑,一张卷子已经递到了主考官安旭阳的面前,
“二位大人,我这倒是有一篇不轻不重的,值得一观。”
说话的人是另一位年轻的副主考官,姓陶,时任户部侍郎,因为才思敏捷,写了一手好文章,被皇帝特指为本次大比的副主考。
接过试卷,安旭阳打开了被卷起来的纸张,旁边的大臣也借光阅览。
不消一会儿,陶晟敏瞥了一眼两人,二人面面相觑,皆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喜悦之色。
这是一篇绝佳的文章,文中华丽的辞藻并不多,但无论是在评论时事方面还是学生的文笔,皆堪称完美,即便是他们,也难以写出这般的文章。
“二位大人,看来这大比的头一名有了人选了。”
陶晟敏微勾起唇角,三人心照不宣。
“只不过……”
安旭阳另一侧的副主考面露难色,一句只不过让另两个人心中的喜悦顿时减了几分。
“丞相的嫡孙好像也参加了本次大比。”
一个沈字,难倒了多少人?
沈家多么希望可以再出一个文状元,安旭阳心中有数,可看着面前的文章,他知道不会再有比这更好的了,即便是丞相亲自书写,也不过如此。
“唉。”
心中的纠结最后凝结成了一声叹息。
————
红墙绿瓦里面发生的一切都与外面隔绝,除了里面的人根本没有人知道结果。
除了等待,没有别的办法。
然而和别的学子相比,叶洛倒是要忙碌许多,却也少了几分期盼的纠结。
从考场回到平安客栈的房间里,叶洛只能倒在床上蒙头睡起了大觉。
这一觉便到了第二天中午,等她起来的时候,只觉得腹中空空,浑身无力。
环视了一圈,发现屋子里除了自己再无其它人。
沈锦言呢?青风又去哪里去了?
想不得太多,便已经开始头晕目眩,这一次是饥饿所致,支撑起身体走到床下桌边,倒了一杯水以喂饥肠。
余光中看到了沈锦言的外衣还留在屋子里,人没有离开,这两人是去了哪里?
正想着,这边门已经被敲响,走进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平安客栈的老板,
“叶公子可是醒了?”
“请进。”
声音明显透漏着几分虚弱,等老板推开门后正看到坐在桌子旁脸色有些苍白的少年郎。
“叶公子,您可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