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永刚两人吃完了尼泊尔大餐,漫步在吉隆镇的街头,只觉得灯红酒绿、歌舞升平,却有一种“西藏小香港”的感觉。
两人走回帕巴寺广场的时候,发现一大群的藏族大妈,围绕着帕巴寺的外围在转经,而年轻的女子们则在广场上跳着热情欢快的舞蹈。
虎永刚实在不敢说她们是在跳广场舞,这舞蹈实在是太有异国特色了,完全不同于常见的藏族锅庄,或者是一般的广场舞。
只见那些女子们一边跳着,不时还敲击手腕上的手镯,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奇怪的是,她们都戴着两种材质的手镯,一种是藏族人常见的银手镯,另外一种夜色下看不清楚,想来应该不是玉石之类,不然早被敲断了。
经询问得知,她们戴的是银手镯和象牙手镯,所跳的舞蹈叫做“同甲舞”,也被称为“手镯舞”,这是他们吉隆镇一带特有的舞蹈。
相传,当年尼泊尔赤尊公主远嫁松赞干布,途经吉隆一带时,被吉隆人的热情所感染,情不自禁地率领迎亲和送亲的侍从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跳舞的人们巧妙地把吉隆当地藏族舞蹈与具有南亚风情的尼泊尔舞蹈融合起来,同时还使用了来自吐蕃的银手镯和来自尼泊尔的象牙手镯,二者在起舞时相碰发出“同甲、同甲”的声音。后来这种舞蹈便被称为“同甲”,也一直流传了下来。
第二天早上,虎永刚两人还到了昨晚那家尼泊尔餐厅吃早餐。
宁静要了尼泊尔特色的煎蛋卷,配上尼泊尔风味的玛萨拉茶,吃得津津有味;
虎永刚则要了在定日那家餐厅吃过的尼泊尔饺子和麦片牛奶粥。
这时他才知道,那尼泊尔饺子其实叫“莫莫”(MOMO),几乎每家尼泊尔餐厅都会做,并不是定日那家餐厅吹嘘的那样,出自大厨之手。
吃完早餐的第一站,当然是去吉隆口岸了。
早在公元8世纪,吉隆这里就是西藏与尼泊尔交往和通商的 要道。
相传在1300多年前,尼泊尔尺尊公主远嫁松赞干布,就是从这里入藏;公元8世纪中,印度佛学家宁玛派祖师白玛穷乃(莲花生大师)由印度译传入藏,也是途经此地。
这里是历史上中尼双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也是中尼间的传统边贸市场。
吉隆口岸位于吉隆镇热索村。
虎永刚到那里的时候,看到的是,两河交汇的三角平坝上,当地村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在靠北面山崖建起了一排二层藏式民居。
几乎都是二楼住人,一楼开店铺,茶馆、饭店、小商店,一应俱全。
商店里既有中国制造的日常用品,也有尼泊尔产的小商品。
这里的村民除了从事小规模的农牧业,还经常和尼泊尔方面开展小额民间贸易。
双方边民不仅在边贸上互有来 往,也有相互通婚的现象,衣着服饰和饮食习惯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大多数人一年四季穿拖鞋,天凉的时候也只是多了双袜子。
他们还看到,有年长的妇女坐在自家的门庭前,用古老的自制工具悠然地纺纱织布。
热索村这里的边境线是以东林藏布河道中心为界,村南两河交汇处的河畔上,矗立着我国的第48号界碑。
吉隆口岸,早上世纪70年代,就被中国确定为一类陆路通商口岸,曾是西藏对尼泊尔最大贸易口岸。
但它的规模实在是小得不能再小了,只有一栋二层小楼,工作人员也只有5名。
而且这里还有个特别的雅号,叫做“吊桥口岸”。
这是因为它的过境通道只是一座吊桥,每天上午11点,工作人员走上有些晃动的铁索桥,用钥匙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