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弗陵病重不治,驾崩于长安未央宫,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六月初七壬申日,葬于平陵,谥号为孝昭皇帝。
汉昭帝当初被刘武帝立为太子原因之一,便是因其人极聪明,而且体格健壮。值此正当青壮之际驾崩,正史之中却又语焉不详,由是引发后世史家诸多猜测。
镜头闪回,便说野史记载汉昭帝刘弗陵死状。
元平元年四月,昭帝便秘,久蹲御厕静排,侍从静侯门外,鸦雀无声。
忽听昭帝一声闷叫,又闻倒地之声。
众人失色,急呼不应,斗胆破门,见得昭帝倒扑于地上。急报太医,已抢救不及。其后太医禀于皇太后,说天子死因乃是久蹲不起,乍立则使血涌上脑,急血攻心,七经顿错,八脉骤乱而死。此说听似有理,但发生在二十一岁年轻人身上,实在难以令人心服。
太后自然不信,诏命再查死因。众太医经过现场勘查,会诊之后大奇。
众太医会诊结果:天子之崩,非因久蹲御厕,急血攻心所致。实为因其数日未便,一便之下奇臭难闻,则急嗅回吸,窒息而亡!
言外之意,天子是因吸入臭气,竟被自己所排粪便熏死!虽然得出此等结论,但碍于龙威之尊,又为求自保,便另觅托辞,以禀太后,但实难自圆其说。
太后闻说皇帝竟是被自己大便熏死,愈加不信,遂终不了了之。
历史真相:汉昭帝死因,其实与大将军霍光脱不开干系。众太医是以不敢轻言,以免惹祸上身。霍光权势熏天,强行干涉天子后宫秘事,汉昭帝以至耽于男宠,由此而亡。
闪回结束。汉昭帝既崩,因无子嗣,霍光便迎昌邑王刘贺入宫即位,时年五岁。
刘贺父亲刘髆,乃是汉武帝刘彻第五子,天汉四年被封为昌邑王。后元二年正月,刘髆去世,谥号哀,史称昌邑哀王。刘贺嗣父王位,行为不正。
时有龚遂字少卿,山阳郡南平阳县人,因通晓经术,官至昌邑国郎中令,侍奉昌邑王刘贺。因常当面指正昌邑王过失,刘贺则掩耳避之,并说:郎中令善于辱人。
龚遂进宫劝谏,双膝跪地而行,泪流满面,左右皆泣。
刘贺问道:郎中令何哭?
龚遂答道:昌邑国危矣,殿下请听臣奏。臣闻胶西王行如桀纣,谄臣侯得赞谓尧舜。胶西王喜其奉承,与同起居,致身死国亡。今殿下亲小人,染恶习,关系存亡,不可不慎!请许臣在郎官中挑选通儒尚德者同大王居,坐读诗书,立习礼仪,或有裨益也。
刘贺从之,于是龚遂挑选郎中张安等十人侍候。但未过数日,刘贺便尽逐之。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贺为王,国中屡现怪异。曾见白狗身高三尺,无头,其体类人,戴方山冠。后又见熊,左右皆云未见,又有成群乌鸦飞集宫中。刘贺烦恶,问龚遂何兆。
龚遂奏道:此乃天帝告诫,谓殿下左右小人,如犬沐冠。
刘贺叹道:何不祥之物,如此之多耶!
龚遂奏道:臣进言国家危亡,王不愿听。但国家存亡,岂在臣言?大王诵诗三百,所为符合何章?身为诸侯,所行尤浊于庶民。则长存久安难,因此亡国却易,王其省之。
刘贺不听,嘻笑如故。
闻说昭帝患病,刘贺遣中大夫到长安,以仄注冠赏赐大臣,是谓奇装异服。又在昭帝卧病期间跑马打猎,寻欢作乐,骄横放荡。其后不久,忽有鲜血污染王座。
龚遂呼道:妖异连发,宫殿空矣。血污王座,乃阴愁征象。王宜戒惕谨慎反省!
刘贺不以为然,终究不改其行。没过多久,汉昭帝驾崩,昌邑王应征入朝。
大将军霍光征召刘贺入朝,主持汉昭帝丧礼。刘贺午时出发,申时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