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集 田况之策(7 / 8)

年春正月,九庙终于修成,百官奏请纳奉神主。

王莽大喜,亲率众臣谒见,自乘六马大驾,以五采毛为龙文衣,着角,长三尺。又造华盖九重,高八丈一尺,载以四轮车;挽车者一路皆呼“登仙”不止,令在前引路而行。

百官观之,皆都窃相私语:此物明明酷似灵车,何谓仙物也?

当年二月,山东来报,樊崇率赤眉军大败官兵,阵斩太师羲仲景尚。

王莽大怒,遂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率众离京,东出讨贼。

夏四月,王匡、廉丹会合诸将,率锐士劲卒十余万人,浩浩荡荡一路往东。

廉丹临行,征召同郡名士、前朝左将军冯奉世曾孙冯衍随军同行,以为幕僚。

官军所过之处,王匡及廉丹放纵军士,沿途抢掠百姓,甚至杀良冒功,无所不为。

关东诸郡由是大扰,不怨盗贼,反恨朝廷。地方官民不胜其苦,皆都传言:宁逢赤眉,不逢太师!太师尚可,更始杀我!

至此地步,卒如田况之言。天下糜烂,不可收拾。

大军逶迤东行,来至定陶,就此安营扎寨。

安营方毕,见西方一骑飞马而来,直至辕门停住,口中称赦,高举诏书。

门军报入大营:启禀主帅,天子陛下派来信使,传达密书,见在帐外。

廉丹:速速请入。

天使入帐,向廉丹微一颔首,直帅案,面南而立:天子密诏。

廉丹闻此,急忙挥手,摒退部将侍从,离开帅位,向北跪倒:吾皇万岁,万万岁!

天使:此是天子密诏,将军自己看吧。

廉丹双手接过,跪读其书:将军身受朝廷重托,率举国人马以征,若不能胜敌于沙场,则当捐身于荒野。若其不然,则上不能报君,下不能尽责,面对三军家眷也。

天使:皇上的意思,将军想是看明白了?

廉丹:完全明白,臣惶恐异常,必尽全力为之。

天使:那就好了。咱家差事送到,这就告辞。

廉丹虚让几句,不敢挽留,恭送天使出营,望其上马绝尘而去。然后返回帅账,趁夜将幕僚冯衍唤至,以诏书示之,便问对策。

冯衍答道:我闻顺时以成大业,常道所崇;逆常伐旧,权变者重之。故成大事者不依常规,循大体者不守小节。昔逢丑父代齐顷公成擒,郑祭仲复立公子忽,贤者之谋也。

廉丹:先生休要拽文,只说我当如何行止?

冯衍:古云机至勿怠。张良五世相韩,谋刺秦始皇于博浪沙,勇超贲育,名越泰山。高能者必遭非议,独谋者必谓多余。当断不断,必生祸患;良机休失,时不再来。

廉丹:却又来!先生只是引经据典,何不明言?

冯衍:天机勿泄,明言不得。此决断之机也,请将军三思。

廉丹仔细琢磨,终于品出言外之意,不由吓出一身冷汗,低声问道:依先生之意,是欲劝我趁此拥众自立,坐观朝廷成败;再乘其蔽,以谋夺天下乎?

冯衍:将军天纵聪明,则不需学生赘言也。

廉丹不敢答言,送出冯衍,思索再三,委决不下。次日清晨,传令拔营起寨,继续进兵。行至天晚,前至睢阳,下令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篝火狐鸣,更鼓点点,刁斗无声,夜阑人静。

中军大帐之中,廉丹走来走去,心绪烦乱,片刻不宁。

冯衍手执茶盏,察言观色,知其难下决心,再次开口劝道:善明见者,观物之未成;怀智慧者,虑事之未生。况天下人皆必料之事哉?凡祸患皆发于疏末,因皆由细微渐聚,常人不觉也。败悔无及,良机莫失,将军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