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集 经略河北(7 / 8)

崇、逢安率领,攻拔长社,南击宛城,再由武关向西进发;另一路由徐宣、谢禄率领,拔阳翟,进军梁县。准备分进合击,西攻长安。

画外音:更始三年正月,两路赤眉大军会师弘农,队伍发展到三十万人。由是西进至华阴,立十五岁汉宗室之后刘盆子为帝,来攻长安。

字幕:刘盆子,泰山郡式国人,西汉远支皇族,高祖刘邦之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祖父刘宪元帝时被封为式侯,父刘萌在王莽篡位后被杀。

镜头闪回,叙述刘盆子来历。

新莽末年,天下大乱,绿林及赤眉军相继而起。

刘盆子与二兄刘恭、刘茂孤苦无依,后皆被掠入赤眉军中,在后勤军中从事放牧。

刘恭从小学习《尚书》,随樊崇等投降更始帝刘玄,被封为式侯。因通晓经术,多次上书议事,便被任命为侍中,跟从更始帝前往长安。

刘盆子与刘茂在赤眉军中,归属右校卒吏刘侠卿,负责割草喂牛,号称牛吏。刘盆子对所管每头牛习好都了如指掌,其牛亦都甚懂人语,总是令行禁止,不随便啃吃庄稼。刘盆子有时倒骑头牛以辖牛群,便如大将军一般,乐在其中。

更始三年正月,赤眉军会师弘农,与更始诸将连战获胜,进逼关中。更始帝刘玄闻报大为恐惧,眼见朝中更无大将可用,便遣使节前往赤眉军营中请和,表示自己可以禅位,但要求赤眉军须重立汉宗室为帝。

樊崇闻而大喜,便问部下诸将:公等以为如何?

诸将:愿惟主公之命是听!

樊崇:我闻八水长安乃故汉旧都,形胜之地,非人力可攻破之。今我大军起自山东,千里西来迫近长安,战无不取,攻无不胜,实仗鬼神之助,方得如此顺利。更始帝既甘愿将长安让予我等,当求刘氏之后,与卿等共尊立之。

诸将:诺!我等遵命。

樊崇见无异议,于是准备立帝事宜,命在军中选出刘氏宗亲之后七十多人。经过排查家族谱系,发现唯有刘盆子与刘茂兄弟二人,乃是前帝近属。

但诸将因对诸宗室各有偏爱,究立何人为帝,众论不一。

樊崇乃与众人商议:我闻上古之时,天子若拜上将出征,池书札符,祈问天意。

诸将:何谓池书札符?

樊崇:便是依照宗室候选人数,命人写下相应书札,以作中帝符号,其中只有一枚是为帝札。将所有书札提前放进竹制盒中,规定诸宗室依年龄顺序摸札,从大到小,依次摸出示众。则不论何人摸到帝札,便是真命天子,是为池书札符也。

诸将:若是如此,倒也公平,我等并无异议。

中军大帐之外,高台之上,七十余汉宗室子弟邻里年龄大小并排而立,等候摸札。

刘盆子在候选人中年龄最小,因此只能站在最后,等摸最后一札。

说也奇怪,前面七十余人摸到札符,一一向众人展示,然而个个都是空札。

等轮到刘盆子之时,竹盒内只余最后一枚札符。刘盆子将手伸入盒中,摸出札符,递给监吏。樊崇及诸将无不屏息瞪目,心中打鼓。

监吏接过札符,当众展开,高声唱喝:是为帝札。

此话一出,诸将中有人离座欢呼,有人无声叹息,有人喃喃咒骂,一片噪杂。

樊崇:天意如此,公等何必再有异议?

诸将:既是天意,谁敢不从!

于是便就高台之上,拥立刘盆子为帝,时年仅有十五岁,改年号为建始。

闪回结束,高台之上,登基大典。

刘盆子虽然称帝,但因长期放牛,养成简衣草行生活习惯,被发徒跣,敞衣赭汗。行登基大典之时,见众人来拜自己,只是躲闪,不敢就座。

众侍卫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