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名将马援从孙。
镜头闪回,叙述马融生平。
马融自少美辞貌,有俊才,早年随儒士挚恂游学,以数次拒绝朝廷辟命而名重关西。
汉安帝时,马融入仕大将军邓骘幕府,历任校书郎、郡功曹、议郎、大将军从事中郎,以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职,名重朝野。
马融博通五经,而且自负,尝对诸弟子及宾客自夸道:若论今世注疏经书诸家,贾逵精而不博,郑众博而不精,惟我马融,既精且博。
只因恃才孤傲,自谓清流领袖,文化先驱,马融最初也曾特立独行,并常与梁冀等外戚顶撞。但吃了几次苦头,就软弱下来,就此投降阿附。
梁冀诬奏太尉李固之时,长史吴佑闻而请见,上堂与梁冀激烈争辩,大将军不听。
吴佑回首见马融在坐,并正为梁冀起草诬陷弹劾李固奏章,因而怒道:李公本来无罪,天下人皆知。今其罪名,却成于卿手。李公即诛,卿有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
马融被说得满脸通红,无言可答。此事之后,却又主动为梁冀撰写《西第颂》,赞其奢侈豪华府宅。因而马融人品便被世人等而下之,至为高洁之士不齿。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闪回结束。马融充军朔方,自杀未遂,得以免罪召还。
马融还朝,再任议郎,又在东观校勘儒学典籍,并参与续写《汉记》。公事之余,马融又设帐教授门徒,座下弟子常有千人之多。涿郡卢植、北海郑玄,都是马氏门下。
马融性格放达任性,擅鼓琴,好吹笛,任性而为,不为儒者小节所拘。常坐高堂,悬挂绛帐,前面教授门徒,帐后设置女乐。弟子按顺序传授,少有能登堂入室者。
画外音:马融“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奢靡教学之风,对以后魏晋清谈家产生不小影响。直至唐贞观二十一年,太宗李世民诏令历代先贤二十二人配享孔子,其中就包括马融。
闪回结束,按下马融,复说大将军梁冀。
梁冀历经三帝,掌权二十余年,骄横气盛,百官不敢正视,无人敢违其命。
汉桓帝大权旁落,万事都不能亲自过问,因而对梁冀日益不满。
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通过小黄门徐璜,向汉桓帝陈述日食灾异,说天象示警,是应归咎于大将军。梁冀闻知,暗示洛阳令逮捕陈授拷问,致陈授死在狱中。
桓帝因此大怒,立誓欲除梁冀,并暗令近侍,留心寻其过错。
时有掖庭吏邓香,其妻生女邓猛,机巧可爱。邓香死后,其妻改嫁给梁冀妻舅梁纪。
梁冀妻孙寿将邓猛引荐到掖庭,被桓帝宠幸,封为贵人。
大将军梁冀见此,欲认邓猛为女,以固己势,由是改称为梁猛,令人告知邓母。
邓猛姐夫邴尊担任议郎,甚为正直,不肯阿附梁氏。梁冀恐其改变邓猛母亲心意,就勾结刺客,在偃城刺杀邴尊,然后又想杀死邓猛之母。
邓母家住延熹里,与中常侍袁赦是为邻居。
刺客趁夜爬上袁赦家屋顶,欲从此处进入梁纪家,刺杀邓贵人之母。未料却被袁赦发现,当时击鼓召集手下,将刺客惊走,再将此事通告给邓母。
邓母马上跑到宫中,向桓帝哭诉女婿邴尊已被大将军杀死,今又遣刺客前来杀己。
桓帝听闻岳母所述,愈发大怒,由此立志除掉梁冀。因宫中皆是大将军耳目,不敢公开商议,遂借口如厕更衣,命心腹太监唐衡随从服侍。
入厕蹲坐已定,桓帝悄声问道:卿可知内侍之中,有谁跟梁冀不和者乎?
唐衡答道:有中常侍单超、徐璜、具瑗、左悺,私下都对梁冀十分不满。
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