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钱。修成万金堂后,复又命皆移入堂中贮存。此后不久,又于河间郡贱买田地,寺起宇第,搜刮钱财,唯恐不尽。
中平二年九月,司空杨赐病死。
与此同年,前司徒陈耽与谏议大夫刘陶同遭宦官诬谄,俱死于狱中。
字幕:刘陶,字子奇,颍川颍阴人。少游太学,屡次上疏言政;后以孝廉起家,除顺阳长,历任侍御史、尚书令、侍中、京兆尹、谏议大夫。中平二年,刘陶上疏言论政事八条,认为天下之乱,皆由宦官。宦官忌恨,诬其与外贼交通,下狱拷问甚急,刘陶自知难免一死,便在狱中自杀身亡。刘陶大才,着书数十万言,皆为当世妙文高论。
刘陶与陈耽一并含冤而死,天下莫不痛之,更恨奸宦。
中平三年丙寅,春二月,江夏郡兵赵慈造反,杀南阳太守秦颉。
字幕:秦颉,字初起,南阳郡鄀县人。黄巾起义爆发时,秦颉临危受任南阳郡太守,与荆州刺史徐璆联合出击,斩杀渠帅张曼成。复与朱儁联合斩杀赵弘、韩忠、孙夏等人,攻破宛城,平定黄巾。至此江夏士兵赵慈起发动叛乱,攻破六个县城,秦颉便被斩杀。
镜头闪回,中平元年。
秦颉赶往南阳郡上任,途径宜城县。城中有一户人家,大门朝东,并冲大道。秦颉停车观之,忽对从人说道:此房可做坟墓。
从人闻之,皆都莫名其妙,不知主人所指。
闪回结束。至秦颉被杀,运送尸体马车路过此宅,忽然停住,不肯再向前走。
秦颉故吏便掏钱将此房屋买下来,修做秦颉坟墓。
二月庚戌日,灵帝宣布大赦天下。罢太尉张延,遣使持节前往长安,拜张温为太尉;又以中常侍赵忠为车骑将军。
灵帝有日询问赵忠:讨伐黄巾之功臣,尚有未被封爵者否?
赵忠瞠目结舌,不知所答。执金吾甄举当时在侧,悄谓赵忠道:傅南容前在东军,有功不曾封侯,天下失望。今将军亲当重任,宜进贤理屈,以副众心。
镜头闪回,叙述傅南容其人。
字幕:傅南容本名傅燮,字幼起,后改南容,北地郡灵州人,西汉义阳侯傅介子后裔。
傅燮身长八尺,容貌魁梧。少时入洛阳求学,师从太尉刘宽,后举孝廉。黄巾起义爆发,奉朝廷征召,进京拜为护军司马,随左中郎将皇甫嵩出征。
出征之前,傅燮上书朝廷,认为宦官乃是祸乱之源。中常侍赵忠见其奏章,非常不满。
皇甫嵩引军战于兖州东郡仓亭,大破黄巾军,傅燮生擒渠帅卜巳、张伯、梁仲宁三人,位居首功。由于赵忠从中作梗,傅燮有功不赏,仅得微职安定都尉,不久因病离职。
闪回结束。赵忠听闻甄举提醒,故作大悟,遂向灵帝举荐傅燮。
灵帝闻奏甚喜,遂诏命将傅燮征召入朝,担任议郎。
镜头转换,按下朝堂,复说江湖。
黄巾之乱平定未久,边关入报:韩遂、边章反于凉州,将欲入侵关中,声势壮大。
天子闻报,诏命车骑将军皇甫嵩带兵西征。皇甫嵩奉旨前往,历经数战,未能击败叛军,只得回京待罪,后被免职。
灵帝见皇甫嵩也不能胜,下令公卿议论对策。司徒崔烈提议,不如弃凉州。
傅燮当即出班,厉声说道:请将司徒斩首,天下才会安定!
尚书郎杨赞向与崔烈交厚,闻言出班,弹劾傅燮当廷侮辱大臣,应予重惩。
傅燮斥道:当年匈奴单于冒顿忤逆吕太后,上将军樊哙当众夸口,说愿得十万之众,横行匈奴。如此忠君爱国,季布仍说樊哙可斩,此是为何?只因凉州是为天下要冲,国家藩卫。高祖与郦商平定陇右,世宗汉武帝开拓凉州,设立四郡,时人比作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