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与张纯、丘力居战于辽东属国石门。
张纯大败,抛下妻儿,逃入鲜卑境内。公孙瓒继续追击,由于孤军深入,反被丘力居围困于辽西管子城。相持二百余日,两军惧都粮尽士溃,士卒死伤大半。
丘力居粮尽疲乏,提前支撑不住,引领残部远走柳城。
朝廷由此诏拜公孙瓒为降虏校尉,封都亭侯,又兼领属国长史。公孙瓒于是统领兵马守护边境,每闻敌人来袭,马上声疾色厉赴战,如对寇仇。
从此乌桓都害怕公孙瓒勇猛,不敢再来进犯。
公孙瓒深以“白马将军”之号自负,此后便在军中拣选善于骑射之士,千中选择一,得其勇士数十,皆命骑乘白马,相互间为左右翼护,号为“白马义从”。
字幕:当陇西反叛,河北造乱之时,南国烽烟亦起。
中平四年,长沙郡人区星自称将军,聚众万余,攻打郡县,起兵反汉。
汉廷闻报,乃以别部司马孙坚为长沙太守,进剿区星义军。
孙坚奉旨,引领子弟军至长沙郡,施设方略击敌,每战必然身先士卒。只一月之间,即将区星军讨平。孙坚因其平叛大功,得封乌程侯。
字幕:中平四年,朝廷公开售卖关内侯官爵,价值五百万钱。
太尉张温以陇西寇贼未平获罪,因被征召回朝免职,代以司徒崔烈为太尉。又以司空许相为司徒,光禄勋沛国丁宫为司空。
大司农曹嵩闻知朝廷卖爵,因出臣资贿赂中官,并给西园捐钱一亿万,以求三公之职。宦官见钱眼开,因此替他上下打点,终于谋得太尉显爵,代替崔烈。
次年夏四月,汝南葛陂黄巾攻没郡县。太尉曹嵩因被罢免,回到谯县老家,再不为官。
中平五年,黄巾军复起作乱,迅速席卷河北,纵横中原。乌桓大人丘力居趁机抄略青、徐、幽、冀四州,公孙瓒由此左支右绌,几乎无力抵御。
朝廷闻之,乃派宗正刘虞任幽州牧,前往平定张纯、乌桓及黄巾之乱。
字幕:刘虞,字伯安,东海郡郯县人,东海恭王刘强之后,祖父刘嘉曾任光禄勋。
刘虞通晓《五经》,举孝廉出身,授东海郡吏,累迁幽州刺史,政绩卓着,颇有名望。任幽州刺史期间,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族皆都服其威望,由此随时朝贡,不敢入侵。
汉民百姓传唱歌谣,赞颂刘虞功德,后因公事免官。
黄巾起义爆发之时,朝廷复任命刘虞为甘陵国相,安抚受灾后百姓,不久升为宗正。此时因闻公孙瓒平叛吃力,朝廷因为刘虞在河北威信极高,故任命为幽州牧。
刘虞奉旨上任,到达蓟城。乃先精简部队,继对乌桓族人广施恩惠。丘力居听说刘虞为幽州牧,便立即派遣使者前来,主动要求归附。
公孙瓒担心刘虞招降立功,更显自己无能,由是派人埋伏途中,暗杀乌桓使者。
使者从人逃回,还报白马将军派人截杀,不得通行。丘力居复遣使节绕道行至幽州,终于见到刘虞,呈递请求归附降书。
刘虞上报朝廷,奏请撤掉幽州驻军,此后只许公孙瓒统领万余步骑,屯驻右北平。
然后派遣使者,告知峭王等人:朝廷已知公等是为张纯裹胁作乱,非是出于本意。公等若肯主动弃械投附,幽州牧定将予以宽大处理,免除罪责,过往不纠。
峭王闻而大喜,由是复降汉朝;乌桓族人皆都安堵,不附贼众。
刘虞安抚乌桓已毕,继又重金悬赏,发檄通缉张举、张纯二人。二张势尽,只得逃到塞外,余部或降或逃。来年三月,部将王政刺杀张纯,将首级送到幽州。
刘虞大喜,乃重赏王政,将张纯传首京师。
于是幽州战乱渐息,复归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