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集 文明太后(8 / 9)

经济文化发展,史称小康安定之局。

镜头转换,按下南朝,再表北魏。

太和十年正月初一,魏孝文帝始服衮冕,朝飨万国。

冯太后有意使其独理朝务,养其政治才干,有关诏敕册文大多授意孝文帝起草。孝文帝亦谨慎而为,优游恭己,玄览独得,着不自言,从不过多发表意见,更不参决朝政大事。

冯太后亲作《劝戒歌》三百余章及《皇诰》十八篇,使孝文帝以为行则,同时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更令取消鹰师曹,禁止各地上贡鹰鸷猛禽,偃息皇亲贵族平日游猎之事。自己平日穿戴皆是缦缯,从无锦绣装饰,膳食亦改花样繁多旧制。平日几案宽仅数尺而餐,食谱减少十之八九,杜绝奢侈铺张。

孝文帝也力效太后节俭朴素,平日穿浣濯之衣,坐骑鞍辔乃为铁木,并无金雕玉镂。冯太后常外出巡视,皆令孝文帝随行,以便其磨炼。

太和十四年九月,冯太后崩于平城皇宫太和殿,终年四十九岁,谥号文明太皇太后。

文明太后遗旨:逾月即行安葬,山陵之制务行俭约,幽房设施、棺椁修造,不必劳费。陵内不设明器,至于素帐、缦茵、瓷瓦之物,亦皆不置。

太后临终之前,单独召见国丈李冲,自暗室将出一只锦匣赐之,嘱道:此乃先太武帝所遗羌胡令牌,亦名五胡令。先帝在时,因暗受宋宣城太守范晔所托,受此令牌及鬼谷门兵书战策、武功秘籍,欲图统一华夷,平定天下。后其志未果,只扫平北方五胡;复传于献文帝拓跋弘,乃为鬼谷门第三十四代掌门,使我监管。匣内另附历代掌门谱系图表,预言当传于卿,命为第三十五代掌门。卿习熟其中文韬武略,则必能助我孙儿统一天下,成其大业,切宜慎之。此间天机不可泄漏,无论成功与否,皆不可言于他人。戒之戒之,慎思莫忘。

李冲再拜领命,受匣而出。五胡令牌及鬼谷门掌门之位,即此落于李冲之手。

字幕:李冲,字思顺,陇西省狄道县人,曾祖乃西凉武昭王李暠,祖父酒泉太守李翻。李翻生敦煌公李宝,李冲即是李宝幼子。

李冲少时便为孤儿,被长兄荣阳太守李承抚养。当时牧守子弟多侵害百姓,独李冲和李承长子李韶高洁寡欲,光明磊落,时人赞之。

孝文帝拓跋宏宠待李冲,升为内秘书令、南部给事中。李冲曾创三长制上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应趁征赋时令知均平,且得好处,则易推行。

冯太后大喜道:设立三长,则民税有固准,租有定量,陷户可查,何不行之!

于是设立三长制,并重用李冲,升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不久转为南部尚书,赐爵顺阳侯,赏赐钱财每月达数千万,复进爵为陇西公。

李冲向来清贫,至此始为富豪。但以谦虚自约,近自亲戚远到乡里,无不均沾其利。漂泊贫寒之人,门第衰败旧友,依其晋升者极多。

文明太后去世后,文帝对李冲厚待更胜于前。李冲精习鬼谷门绝艺,尽忠侍奉皇上,勤劳忧国,朝中旧臣皇亲国戚无不佩服。于是天下归心,境外皆视作天下奇才。

孝文帝改设官署,制定五等爵制,特命李冲参与制定典礼,封为侍中、吏部尚书、咸阳王师。册立太子后,复拜李冲为太子少傅。

至此李冲便以鬼谷掌门之责自任,欲助孝文帝平定天下。计议已定,便以少傅身份,日行间言,游说孝文帝迁都之事。

李冲:陛下既为皇帝,是欲偏安塞北,还是平定天下,君临万方?

文帝:国丈是何言耶!朕自然欲效汉高帝刘邦,平定天下。

李冲:陛下既欲平定天下,则应恢复中原故都洛阳,不可偏安于塞北之地。

文帝:我北魏自建国以来,长期都于平城,未曾改易。迁都洛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