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集 平定辽东(4 / 7)

br> 唐军既撤其半,又时值隆冬,天降大雪,苏定方终于围攻平壤不克,遂解围而返。
字幕:龙朔三年,倭国天皇应百济王扶余丰之请,遣大将毛野稚子为帅,率领二万七千人来助百济,进攻新罗。
刘仁轨知道倭人向来勇悍,急向朝廷奏请援兵。
高宗闻报,遂令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军渡过渤海,到百济沿江登陆,来与刘仁轨等会师。唐军得到援兵,因而士气大振。
刘仁轨与孙仁师升帐聚将,共同商议下步行止。
有部将进言:加林城乃是水陆交通要道,何不首先攻之?
刘仁轨:加林城地势险阻,守卫坚固,强攻必致大量折损将士,也会陷入旷日持久之战。周留城乃是敌巢,若先攻克,余城不攻自破也。
由是分兵两路,孙仁师、刘仁愿及新罗王金法敏率领陆军先发,刘仁轨与部将杜爽、新罗王室大将扶余隆率领水军后继,沿熊津、白江进军,分进合击百济及倭国联军。
刘仁轨沿江疾进,在白江口遇上倭军,就此开战。
唐军四战皆捷,焚烧倭国战船四百艘,一时烟焰涨天,海水皆赤,倭军大败。扶余丰脱身逃走,所佩宝剑被唐军缴获。
刘仁轨乘胜追逃,百济王子扶余忠胜、扶余忠志奔走不及,遂率本部向唐军投降。倭国及耽罗国(今韩国济州岛)使节时在百济军营,也只得表示降服。
扶余丰逃回任存城,与守城主帅迟受信据城以守,依仗山高城险,欲图负隅顽抗。
时有被苏定方战败百济之将沙吒相如、黑齿常之二人,纠集溃卒,凭借险要,欲接应鬼室福信。及闻鬼室已被扶余丰所杀,于是自动前来归降唐军。
刘仁轨深加抚慰道:公等若肯率部攻取任存城,便可立功赎罪,未知二公愿否?
二将再拜领命,立誓效力唐廷。刘仁轨遂使其引军前往,并为其补充大量军械粮草。二将大喜,踊跃引军而去。
孙仁师对此不解,提醒刘仁轨道:公使其往攻任存城可矣,又复助其军械粮草,彼若反与城内贼人合兵,则将军之罪重矣。
刘仁轨笑道:将军新至百济,有所不知。我闻其二人与鬼室福信乃莫逆之交,甚过亲生手足。今鬼室福信为逆王扶余丰所杀,其二人便与扶余丰有不共戴天之仇。兼其二将熟悉地理,并有谋略,正欲借我势力报复,且乘机立功赎罪,将军休疑。
孙仁师听罢,将信将疑。
刘仁轨命起大军前往应援,刚行至半途,前面探马来报:沙吒相如等已经攻克任存,百济王扶余丰与大将迟受信逃往高句丽。
刘仁轨闻报大喜,便对孙仁师道:如何?
孙仁师赞道:将军识人之能,我不如之。
至此百济残余反抗势力,全部消灭。朝廷诏令孙仁师班师回朝,刘仁轨继续留镇百济。
画外音:百济两次遭受战乱,境内受到严重破坏。刘仁轨既为百济都督,厉行职责,遂下令对死于战火者进行掩埋祭奠,治疗战争创作;继而重新登记户籍,设置官署属吏,开辟道路,建设村庄;又修复堤坝塘堰,救济贫困,鼓励农业生产。部下将士守军,则与民众一起垦种土地,积草屯粮,筹划来年平定高句丽时,以为军需。
刘仁轨上奏,要求朝廷慰赏出征将士,并建议任用百济王子扶余隆,安抚民众。
高宗览奏嘉纳,授任扶余隆为熊津都督。又破格提拔刘仁轨六级官阶,命为方州刺史,并在长安赏以住宅,赐其家属。并赐御印玺书,予以表彰。
又命刘仁愿为卑列道总管,诏命率新兵渡海前往百济,使代旧屯之兵。
临行之时,高宗复嘱刘仁愿:刘仁轨久在海外,甚是劳苦,朕心不忍。卿此去百济,除将新兵更替旧兵,必与仁轨俱还故国,以慰朕思。
刘仁愿领诺,率军到至百济,向刘仁轨宣布天子诏命,请其与己一同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