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有马蜂窝似的小洞,明显是通风口。
他惊讶敌特安排如此周密,如不冒烟。无论在山上,或山下,很难发现。
随即建议赵警官展开政治攻势。天已黑透,赵警官喊得口干舌燥,洞里无声无息。
赵警官一怒,命战士炸掉通风口,逼其投降。
“轰”的一声,悬崖火光四起,碎石满天飞。不一会,地洞门打开,伸出了白旗。
赵警官进洞查点后通报,洞内只有十几名士兵,连带打死的共二十多人。
肖秉义进洞察看,缴获了不到一个营的装备,没炸药。粮食约二十多吨,没有罐头。
他想起电信兵的交代,越看越感觉不对:人数不对,武器数量不对,粮食吨位也不对。
更何况,不见张玉成,也不见“燕子”郑爽。折回问俘虏,都答复不知道。
他判断郑爽不可能将物品转移很远,断定就藏在附近。
他在洞内绕了几圈,发现东南西北方向都有小铁门,问俘虏,才知是了望孔。
打开小铁门,是条一米宽走廊,进深不等:有一丈多远,也有两米左右。
凑近南方了望孔,正前方有一片树林,其中一棵大树鹤立鸡群。
树上挂件白村衫,洞内无需望远镜,肉眼也能看清楚。
他估计,李小满和耿毕崇七八人站大树下,已被郑爽发现。
可能郑爽以为他们已发现仓库位置,这才有横山口被伏击一战,目的是灭口。
继续阅读
解决一个疑惑,他又接着解第二个疑惑。
他始终不信郑爽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凭洞内百十人,能将大宗物资转移。
他坚信,郑爽没走,物资还在附近,亦或就在地下。
出洞口时,又解一惑。他发现洞口乱石堆下有树坑,忽有所悟。
立即向正南方向,走了几百米,果然有水塘。他明白了。
他那天回去再来时,敌人已察觉,毁了树林。换个方向,移走布条。暗骂,娘的个头,郑爽狗日的真狡猾。
他建议龙科长立即调工兵过来,所有战士在山头附近两公里范围内,寻找另外的出口。
龙科长认为电信兵交代不一定不准确,物资弹药也就这么多了。
即使有漏网之鱼,也正常。天黑后,特务在暗处,战士们有危险,必须及时撤走。
肖秉义无奈,最后要求留几名战士跟他在此过夜。
龙科长看他坚持,留一个排战士保护他,其余自己带走。
肖秉义立即让战士们撤至水塘边隐蔽。
黎明时分,忽见六人,提着水桶向塘边走来。
六人到了水边,喝水的喝水,洗脸的洗脸。然后提上水往回走。
肖秉义带部队悄悄尾随,待地洞门开启,猛扑过去,占领地洞口。
他横竖想不明白,白天已经多次搜查,这六人是从哪儿钻出来的?
经过政策攻心,俘虏交代,进洞口除了正前方外,左右还有两道门。
右边洞内全是军火,左边洞内堆放粮食和汽油等杂物。
郑主任常住山中办公室,紧急情况下去地下另外两个办公室。
肖秉义问俘虏,山中走廊东边平时戒备森严,堆放何物?
俘虏回答,东边实为伪装的通风口。安排岗哨,主要防止洞内人从那儿逃跑。
通风口是水泥板浇聚而成,里面朝外推,一推就碎。带跟绳子,能下悬崖。
肖秉义又解一惑。他又问俘虏,下午刚遭袭,为何又要出洞取水?不怕暴露吗?
俘虏叹口气回答,没办法哦。平时生活物资大部存放山中。这次突然遭袭,来不及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