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备志》乃是明朝茅元仪所着的兵书,全书共计二百四十卷,分为“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和“占度载”五部分,内容极其丰富。
其中包含了大量城池防御、行军布阵、攻守策略、兵器制作、天文地理、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堪称最大的军事百科全书。
这本书既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具备很高的实用价值。
哪怕是一个不懂兵事的小白,学过这本书之后也能成为一个兵道大家。
当初他在贾府看到书之后,立即惊为天人,爱不释手,从头到尾,逐句细读,牢牢的记住了里面内容。
这次他拿出来的只是“兵决评”中的一卷,里面收集了古代的重要的一些兵法着作,并对其进行了点评和注解。
对方看到了《武备志》之后,就和当时的盛长枫第一次见到这本书的反应一样,当场惊为天人,连连称赞。
当今陛下曾经为了边防需要,曾大力提倡文武官员研究军旅之政,还下令参知政事曾公亮和端明殿学士丁度耗时五年共同编撰出了《武经总要》,里面囊括内容之多,辐射范围之广,已经足够让人叹为观止,可没想到《武备志》竟然更加更为宏大。
在《武经总要》的基础上,《武备志》把其中各门类及其内容的宽度和深度都进行了扩展和延伸。
这要是一个常年征战四方,作战经验丰富的武将写出来的倒是不足为奇。
可是现在拿出这个巨作的,只是一个堪堪十八岁的少年所书,这已经不能说他遇到是一个人才了,这是个难得一见的天才啊!
对方立即将此事回禀了兖王,兖王自然是不信的,派人进行了多番调查,将盛长枫从小到大发生的事都查的清清楚楚,一丝一毫都没有放过。
可是事实证明这本书就是盛长枫写的。
“他既然这么厉害,怎么一个小小的科举都没考上。”兖王不解地问。
能写出这种兵家巨着的人已经可以称之为是大才了,就算是学业有所偏好,也不至于差这么多吧。
敬望秋思考片刻,立即给盛长枫落榜脑补了一个借口。
“人有失手,马有失蹄,可能他当时只是身体不适,精神不济,才科考失利的。”
兖王又翻了翻手下人送上来的盛长枫的信息,看到上面果然写着他前一段时间生了一场大病,这几日才好的事,松了一口气。
“倒是可惜了,如果他这次中了榜,倒是可以直接招揽到本王麾下。”
“王爷,如今他隐居待时,蓄势待发,不正好给了您礼贤下士的机会吗!”敬望秋笑着说道。
兖王点点头:“正是此理!”
兖王贵为王爷之尊,想要见谁自然是很容易,可是现在皇上对他和邕王因为前朝屡屡有人提议立储一事,对他们看得很紧。
再加上前一段时间刚刚因为盛长枫胡言立储一事敲打过盛紘,现在估计还在皇上那里挂着名呢。
所以他现在也不敢大张旗鼓的就去见盛长枫,只让敬望秋私下安排两人见面。
敬望秋知道现在兖王明面上不好直接见盛长枫,就打算让盛长枫趁着夜色过来相见。
这三更半夜的,还得自己送货上门,盛长枫自然是不愿意,直接找了个借口出了城,在城外庄子上住了两日,直接避过去了这次见面。
最后又硬生生遛了兖王两回,在兖王对他的好奇心已经到达了顶点之后,两人才终于见面。
正所谓:得之艰而惜之深。
人们只有经过艰难努力得到的某样东西才会倍加珍惜。
现在的兖王就是如此。
倘若盛长枫如其他人一样,任其呼之则来,挥之则去,他见过一次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