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的厢军和杂兵,虽然比起辽国的精锐兵马差了不少,但他们却长年奔波在战场上。
特别是那些小部族凑出来的杂兵。
他们在族中,要面对狼虫虎豹,为了让族里的妇孺们有东西吃,他们需要不听的跟野兽厮杀。
为了能及时缴纳够辽国所需要的贡利,他们需要不停的去涉险。
到了辽皇耶律隆绪帐下以后,还得经常被派去充当炮灰。
可以说,他们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斗力自然不差。
他们虽然是杂兵,可是论起个人勇武,并不输给辽国的精锐。
他们跟辽国精锐差的,不过是一些战阵之道,以及锋利的兵刃和坚固的盔甲而已。
辽皇耶律隆绪跨坐在马背上,遥遥的关注着铜台关的战事,看到了铜台关上的宋兵被压着打以后,略微沉吟了一下,吩咐道:“告诉刘慎行,让他率领着辽兴军加入进去……”
随着辽皇耶律隆绪的领命传达下去。
辽兴军节度使刘慎行,率领着辽兴军加入到了战场。
随着辽兴军的加入,铜台关上抵御辽兵的大宋厢军将士,明显的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曹玮在看到他们不敌的时候,果断调遣了禁军中的一万弓弩手登上的城墙,帮忙守城。
有一万禁军弓弩手帮忙,敌人歹给大宋厢军将士的压力顿时削减了不少。
辽皇耶律隆绪在看到了他派遣出去的辽兴军刚取得了上风,就被人镇压了以后,立马下令道:“鸣金收兵……”
枢密承旨,快速的去传达了辽皇耶律隆绪的命令。
辽皇耶律隆绪在大辽兵马撤出战场的同时,望着铜台关的城头看了许久,自语道:“曹玮算得上是宋国少有的将帅,做事果然滴水不漏。
铜台关内的防守,没有半点破绽。
守城的兵马也在不断的更替,避免精兵被消耗过甚。
这仗有的打了。”
辽皇耶律隆绪感叹过后,跨着马,回到了自己的中军大帐内。
辽兵在撤出了战场以后,就没有再发起进攻。
一晃到了第二日。
一大早。
辽皇耶律隆绪就召集了大辽的文武大臣在帐篷内相见,左右挑选了一番以后,挑选了吏部尚书杨又玄,作为使节,到铜台关内跟曹玮、吕夷简详谈,尝试招降。
辽皇耶律隆绪心里也清楚,以曹玮和吕夷简二人在大宋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答应他招降的。
但万一呢?
万一他们中间有人在大宋待的不如意,想换个活法呢?
此事并非是辽皇耶律隆绪异想天开,而是有先例在。
宋太宗皇帝赵光义北伐辽国的时候,辽国宋国王,数次派人出去游说招降,招降了不少宋将。
辽国招揽宋将之所以这么容易,那是因为辽国在招降了宋将以后,给的待遇特别高。
比如真宗年间,澶渊一战,辽国大将破遂城、克定州,先后俘虏了宋将王先知、云州观察使王继忠。
王继忠在辽人的招揽下,投了辽国。
辽国承天太后萧绰,赐王继忠姓耶律。先后为他赐名耶律显忠,耶律宗信,爵封楚王。
正是因为辽国对待大宋降将赏赐十分丰厚,所以那些意志不坚、名利心过重的宋将,很容易被辽国招揽,投降辽国。
当然了,辽皇耶律隆绪知道,曹玮和吕夷简二人投降的可能性低到几乎没有。
他派遣杨又玄进入到铜台关内,不止是为了招揽曹玮、吕夷简二人。
也是为了让杨又玄在进入到了铜台关内以后,好好看一看铜台关内的布防是否有破站可寻。
杨又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