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行行复行行(3 / 6)

北颂 圣诞稻草人 7210 字 2天前

阳帮自己的儿子刘伯叙经营一番西阳,指点一下刘伯叙。

寇季也没有自私的将刘亨拴在身边。

刘亨为兄弟情义,扔下了儿子,陪着他在汴京城待许多年。

如今也该跟儿子团聚了。

渤海府码头上。

两艘有别于其他船只的大船停靠在岸边。

大船不止是木料营造的,上面还有许多铁皮、铁角。

更重要的是配备着一些床弩、重弩等武器。

船上的水手更像是一个个的兵卒。

据说一艘船可以容纳一千三百余人,可以栽许多货物。

反正在寇季眼里,这两艘船算得上是他在古代见过的最大的船只。

寇季依稀记得,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的时候,用了海船,最大的可以载一千人,以及许多货物。

也就是说,停靠在渤海府码头的两艘船,恐怕已经超过了郑和下西洋用的大船。

寇季觉得,这大概是木船的极限。

没有具体的参考物,寇季只能依照自己的揣测评判。

寇季吩咐人将他为刘亨准备的货物搬上了船,眼看着刘亨招揽的人徐徐上了两艘大船,还有一些人登上了两艘大船周边的小船。

最后又眼看着刘亨踏上了上船的梯子。

刘亨站在梯子上,眼中有些泛红的冲着寇季喊了一声,“四哥,等我帮伯叙那个臭小子打理好了西阳,我就去韩地找你。”

寇季笑着点点头,目送刘亨登上了大船。

眼看着刘亨坐着大船缓缓远去以后,才笑着对身边的苏洵、包拯、狄青三人道:“知道我为何不伤感吗?”

苏洵、包拯、狄青三人一愣,缓缓摇头。

寇季笑眯眯的道:“我赌他明年今日,会驾着船出现在韩地的码头。”

狄青有些茫然。

苏洵和包拯也皱起了眉头。

三个人才了一会儿,猜不透,包拯便开口询问,“为何?”

寇季哈哈大笑道:“今日的西阳,亦非昨日的西阳。他说他回西阳帮刘伯叙治理封地?等他回到了西阳,他就会发现,他除了能帮刘伯叙整顿一下西阳的兵马外,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

他帮刘伯叙治理西阳?

刘伯叙教他治理西阳还差不多。”

包拯三人闻言,莞尔一笑。

仔细想想,寇季说的也对。

刘亨从出仕到如今,几乎就没有治理过地方。

他不是在皇城司当间谍,就是在边陲上练兵,要么就是如同土匪一样,占据着倭国当奴隶主。

如今的西阳可是刘氏的封土,需要吏政,需要经营。

刘亨可不懂。

而刘伯叙在西阳磨练了多年,在许多能人异士的教导下,早已成为了一个合格的牧民之王。

他远比刘亨更懂得治理地方。

所以刘亨到了西阳以后,面对的不是教育儿子的场面,而是被儿子教育的场面。

以刘亨的秉性,才不愿意被儿子教育。

所以他在西阳待不长。

寇季送走了刘亨,带着人离开了渤海府。

渤海府比苏洵离开的时候还繁华,如今俨然成了辽地的一颗明珠。

其繁华程度虽然比不上江宁府、开封府,但是比其他府,不逞多让。

在汴京城里能吃到的吃食,渤海府都有,在汴京城里能看到的东西,渤海府也基本上都有。

甚至有许多珍贵的海产,汴京城看不到。

但在渤海府,却多如牛毛。

寇季却没有久留。

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

出了渤海府,就是临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