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开始(1 / 2)

宋缔 我欲乘风归 2693 字 2020-03-31

人只有互相交流才能了解,契丹人归附大宋之后便在朝廷指定的地方劳作,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不用和大宋的百姓打交道,或者说是尽量的避免和大宋的百姓打交道。

虽然嘴上没有说,但谁都知道,宋人是胜利的一方,契丹人是战败的一方,契丹人在内迁时最大的担忧便是被宋人羞辱,被汉家百姓羞辱。

但还好,宋人并没有太过激进,也没有因为在战场上的攻杀而在战场下找回来。

这场战争是契丹输了,作为失败者他们早已准备好了被凌辱的事情,但眼下既然没有,那便安安稳稳的在大宋的土地上过日子便是。

种地成为他们唯一能做到的事情,契丹人最擅长的是放牧!他们能保证牛羊在他们的手中一个个的茁壮成长,但并不擅长种地。

大宋的皇帝派遣了司农寺大量的农官前来,为的就是教会他们耕种。不光是这些官员,还有送来了大量的种子以及农具。

即便是契丹人知晓这是在驯化他们也没有办法。

在大宋的腹内之地,即便是造反了,他们也根本没有任何胜算,事情就是这样的残酷,但最少契丹人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萧挞里成为了大宋皇帝的女人,无论他赵祯承不承认都是如此,这段时间契丹人并没有受到苛责,许多人认为这不是大宋皇帝的仁慈,而是因为有萧挞里这位契丹的女皇在其中斡旋。

事实上萧挞里和这些契丹人的关系从未断绝,萧挞里能和萧家有联系,那萧家自然也和大宋的其他契丹人有联系。

自从耶律氏在契丹销声匿迹之后,所有人都在遵从萧氏的领导,遵从他们的女皇,无论萧挞里是否还是女皇,他们依旧在看到代表萧挞里的节杖后俯首帖耳。

萧家的人依旧使用代表契丹女皇的节杖出现,这东西在契丹人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性,但赵祯并没有阻止,为的就是给萧家人以权威性,给他们代表萧挞里的机会。

不是赵祯不担心,而是只要赵祯愿意,随时都能消灭萧家,大宋的北林军就驻扎在上京路的草原上,距离萧家的部族不过三盏茶的时间。

只要赵祯的旨意传到北林军,萧家来不及反应就会被屠戮殆尽,这一点不光是上京路的百姓知道,萧家同样知晓,所以萧家人对待大宋始终是毕恭毕敬,不敢稍逾越。

萧挞里的文书非常简单,传递给各个契丹部族的首领后,萧家人稍稍交代一番拜年迅速离开,萧家人的驻地不是在中原,能出现在这里只不过是朝廷放行而已。

在做完萧挞里布置的任务后,他们便迅速撤离不敢有一丝停留,草原上的汉子根本就不担心长途奔袭,何况他们不是直接会萧家,而是前往神都城向萧挞里复命。

身处中原的契丹人在看到文书之后个个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这文书上的内容当真是令他们大吃一惊。

萧挞里特意交代他们要遵从大宋的安排,遵从大宋皇帝的旨意,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他们要从自己所在的地方走出去,融入到大宋的环境之中。

契丹人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心中复杂的感情,原本他们是不愿和宋人为伍的,但他们也看到了大宋百姓可以在务农和做工之间挑选,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赚取更多的钱财。

那些工厂,那些商号都需要大量的人手,但契丹人说是不愿去,其实是没有人要他们,这一点是他们感觉最明显的排斥。

宋人的商贾都是不愿招收契丹人做工的,那些工厂如此,商号更是如此。

契丹人只能看着宋人去赚钱,甚至连党项人或是其大西域人去做工,唯独自己不行,这样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

谁不想过上好日子?土地的产出实在太少了,而他们又没有汉家王朝百姓的种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