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咱们去串门,好不好?”
“嗯嗯,我要带我的灯一起出去。”
看来除夕这天,刘风送来的宫灯独得芃芃恩宠,她现在走到哪儿都要带着灯。
张重说道,“吃完饭你们去串门,我要出去一趟。”
“那你也要去一趟你吴姨家。”胡慧芳说道。
张重点了点头,“嗯,那去过吴姨家我再出去。”
胡慧芳看了儿子一眼,也没问他出去干什么。张重也松了口气,刚才开始吃饭的时候他就担心,害怕母亲又说什么过年只有四口人太冷清之类的话。
好在今晚还行,没有进入催婚模式。
晚饭吃过之后,时间还早,不过一家人没急着出发,怕去早了,吴爱英一家还在吃饭。
他们这边的习俗,年夜饭没吃完,家里面的门是不能开的。虽然现在这个习俗也不一定要守,但是能注意的还是要注意一点。
在家待了一会儿,春节联欢晚会也没开始,一家人就坐在客厅看着些没什么意思的新闻。
芃芃提着灯在客厅到处晃悠,还叫她奶奶把房间的灯全都关了,留她那盏宫灯。
胡慧芳宠她,还真就把房间的灯全都关了。
张重看着提灯到处跑的芃芃,摇头笑了笑,要是自己小时候跟母亲说把灯关了,估计要招一顿打。
过年晚上不能关灯,这也是他们这边的习俗,而且能开的灯要全部开了。
这个习俗有不少说法,有人说是要守岁,也有人说是要驱兽,大概跟除夕一个意思,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从前有个老奶奶因为没有关灯而逃过了盗贼,大家有样学样。
反正这个习俗到芃芃他们这一代可能就不会再有了,大家都不在乎,自然也就消失了。
不少人倡议说这些旧习俗太过浪费,最好取消。
不过张重觉得,虽然浪费,但是如果太考虑浪不浪费的事情,那节日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生活还是需要一点仪式感,这些看起来没有什么必要的东西,却恰恰能够寄托人们的情感。
仪式感不是虚浮的表演,而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仪式感也无处不在。
张重想起《小王子》里面的一段话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生活需要这种不同,假如一年三百六十多天,每一天都一模一样,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了。
张重想留给芃芃一些仪式感,至少让她在长大以后会有一些特别的回忆,而不是一想到过年,仅仅是吃的比平时丰盛一些而已。
其实连吃都未必比平时丰盛,家里面做的菜再多,也赶不上酒店里面。
刘风送来的灯挺好的,或许以后每年都应该给家里面添两盏新灯。
等到芃芃长大之后,每到过年的时候,她就会想起来那些年提过的灯。又或者平时看到灯的时候,就会想到过年。
有个记忆点,挺好的。
张重他们去吴爱英家的时候,吴爱英一家子也刚吃完饭。
李卓开门的时候,还笑说,“刚想去你们那边来着。”
几个大人还没说话,芃芃已经提着灯走了进去,“卓叔,你看我的灯。”
“哇,这么好看的灯啊,是你爸爸给你买的么?”
“不是啊,是刘叔叔送来的。”芃芃说。
张重解释道,“她同班同学的爸爸,她跟那个小姐妹关系挺好的。”
“走,进屋吧,我妈跟小妍正在刷碗。”
张行军笑道,“过年还刷什么碗啊。”
厨房离门口不远,吴爱英在里面听到张行军的声音,说道,“这碗要是不刷就要等到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