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六章 家法(1 / 2)

三国骑砍 中更 2299 字 2020-10-02

二月初二日,江都风和日丽。

廷尉府衙署,自己把自己软禁在这里的廖立正与老乡蒋琬下棋。

半个月前诸葛亮完成麦城的调研工作回来后,就积极投入政务工作中,并没有直接联系廖立,依旧把廖立晾着。

廖立也是要面子的人,哪能没个说法就离开廷尉衙署?

而廷尉卿刘琰不时拜访廖立之余,就剩下蒋琬了。

再有最迟一个月,朝廷就要启程迁往雒都;这是个庞大的迁徙工程,为保证物资平稳供应,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因此朝廷要分批迁徙。

这次迁徙,更多的军队会遭到拆分。

既有吏士在驻地生活惯了,不愿意追随朝廷去雒都的;也有军队籍贯不同,要遣返原籍的。

更主要的是军制不同,朝廷养不起这么多的军队。

之前北府臣服,朝廷还能获取州郡物资用来养兵。

可现在形势不同了,北府不允许朝廷掌握这么军队,自然会从财政上面着手压制。

所以军队早日缩编,越利于朝廷减负。

目前朝廷缩减军队,就有探索、完善军制的用意,这也是蒋琬屡次拜访廖立的因由。

府兵制度是一种战事制度,时刻要经历战争,在战争的压迫下,以及战争红利的催发下,府兵制度才能保持健康。

可天下长治久安的话,府兵制度一定会腐朽。

所以府兵制度之外,要有另一种兵制做辅助。

这个兵制就是先秦、两汉的征兵制;只是这个征兵制要重新确立细则。

征什么人为兵,是一个重要的原则问题。

给与兵士何等规格的政治待遇,是急需要重新探讨、定位的大事。

按着廖立的看法,兵士兵士,兵自然是士的一种,或者是士的补充、预备成员。

所以未来郡国征兵,要坚决贯彻原本就有的优选政策,不仅要从富户、强户、多子户里选,还要规定应征家庭的最低固定家产和年收入。

即,家庭财产少于标准线,你连当大头兵的资格都无。

要保证高于某个财富标准线的家庭,必须要服兵役。

怎么提高军人、军吏的社会、政治地位,是北府现在一直头疼的事情。

府兵基本盘已经固定,今后就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那一套;府兵是重要的入仕渠道,自有特殊的地位。

这种特殊地位不能泛滥,一旦泛滥,会形成更大的矛盾;所以府兵有上限,在府兵之外需要存在其他方式的军事力量。

汉僮仆从军是一种军事力量,郡国征兵也是一种军事力量。

将征兵的资格线拔高,只允许大户、富户、强户子弟应征;再佐以军中教育、军中选士,那征兵体系内的兵士、军吏自然会有较高的地位。

如果今后的国子监、州一级的大学只从现役军队中考核、选拔学员……那就能彻底瓦解私学,将当代士人地位与军吏融合、捆绑为一。

秉持着优选这一原则政策,那现在朝廷的军队就必须裁撤、缩编。

今后兵士的待遇那么好,自然要缩编,不然会形成更大的财政负担。

内战的阴云渐渐消散,已经用不上全面动员的吏士,如今春耕陆续开始,正好大规模遣散、撤编。

绝大多数的兵士并无远见,嗅觉并不灵敏,也就乐的全身而退,错过了这场能改变自己、家庭命运的机会。

军吏阶层有学识,会思考,能相互交流……自然能大致明白未来道路在哪里。

他们自然羡慕府兵有严密的教育体系,也有选士、晋升、入仕渠道。

北府主导朝政,相应的政策自然会向各军蔓延。

因此这个撤编过程里,撤掉、裁减的多是新兵、底层军士,留下的都是军吏、骨干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