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1 / 2)

三国骑砍 中更 1223 字 2个月前

也在七月十四的夜里,第一批六个营的南阳籍贯北府兵途径巴丘,将乘船返回南阳。

三个月前他们脱离卫军编制,走湘江前往岭南,恰逢岭南酷暑,就停留始安,前后迁移的三批南阳籍贯北府兵集结灵渠,奉命疏浚河道。

军队沿着河道行军、驻屯、工作,真的很节省军粮。

不是吃的少,而是运输环节消耗数量大大降低,这也是吴军在长江流域动不动数万大军、十万大军的根本原因。

等到了淮河,冬季的时候,吴军连一万人、三百里的后勤补给都无法保障。

三个月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现在这批南阳北府兵途径巴丘,感慨颇多。

种种巧合之下,他们避开了江都的时疫……这场时疫只是规模的疫疾,可把先帝带走了。

不论朝廷怎么宣传,这些军人眼里……江都的时疫很厉害,可他们运气好,躲过去了。

躲过了江都时疫,岭南酷暑又让田信却步,将他们遣返原籍。

仔细推敲,他们从鬼门关前走了两遭,但心情、感想是决然不同的:从江都脱离,绝不会感谢朝廷;从岭南能返回南阳,绝对会感激田信。

带着复杂,又相对惬意的心情,这支轻装的北府兵走在回乡的路上。

率领这六个营回乡的北府近卫少将姜良却在月光下来回踱步,为二十个营的军械而忧愁。

当年二十个营北府兵拨到卫军,是带着铠甲、器械转移的;后来发生皇城投石事件,赵云整编为十八营,可装备、器械依旧在卫军武库里躺着,依旧是二十个营的满编器械。

这十八个营分三批南迁,岭南是用不上铁甲的,岭南的气候只能使用皮甲、镶铁皮甲、甚至加挂漆木片的皮甲。

现在十八个营返回南阳驻地,总不能空手返回。

可怎么去跟赵云讨要这二十个营的军械?

每个营有五百套甲胄,根据作战偏重不同,有的营铁甲居多,有的是轻装皮甲居多,但最低五百套铠甲是有保障的。

二十个营,足足一万套铠甲,这绝不是赵云能做主,能轻易还给北府的。

姜良颇感不顺心,可惜廖立这个在朝中有面子,又敢狠话、骂饶人留在象邑。

若是廖立在湘关,或者麦城,请廖立去一趟江都,廖立就敢站在大将军府门前,指着牌匾讨要铠甲。

廖立不在,张温也不在,只能另外找其他人去跟朝廷讨要。

姜良总觉得很难办,目前能委托的只有李严、宗预二人;李严因为打了一场败仗,在关羽面前不敢大声话,直不起腰杆;宗预又是个老好人,去找关羽讨要……甚至见不到关羽本人,就会被大将军府的掾属打发了。

跟自家一系亲近,又相对中立的原御史中丞习祯染疫病逝,现在朝中连个站出来公道话的人都没了。

姜良越想,越觉得事情棘手,很难处理。

现在朝廷的心思就是大将军的心思,不是真贪图这一万套铠甲,只是纯粹不想还给北府。

汉军整体正处于缩减编制,裁军的过渡期,现在朝廷不缺铠甲。

整个北府最让朝廷不满的就是军械管理制度,北府各营的军械并没有集中在一个大型武库贮存,而是在府兵聚集的营坊、部坊设立武库。

任何一个营坊、部坊的府兵,都能自发完成武装。

这意味着北府每个营,都能在第一时间完成武装,投入战争;也意味着,没人能阻止北府完成战备、武装。

田信放任不管,谁又能越过田信,强迫北府各营交出军械,集中贮藏?

距离陆议所发请勿取夷州及朱崖疏,也就前后的十的时间。

苍梧郡,郡治所在的广信。

奏本已摆放在田信桌案上,已经在这张桌案上躺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