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章 欲立大功行阴私(1 / 2)

欺世盗国 司史 3776 字 2020-04-11

数天之后,南昌城内没有任何动静,那名校书郎也照常出城带来新的指使。章鹏和戴和裕判断这校书郎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即联络上此人。

出乎章、戴二人的意料,校书郎也不知是愚蠢还是勇敢,回城之后竟然去找了他认为最有可能投靠周国的将领。也是他的运气特别好,这将领还真就有这样的想法。

两人一合计,便趁着校书郎出城的机会带话给二王子。没错是二王子戴和裕,毕竟是宋国官员,哪怕之前同戴和裕没关系,现在要投降,天然地就会围到戴和裕身边。

总而言之,章鹏戴和裕终于有了重大进展。因为校书郎心中不甘却又不得不追随韩熙载北上出使,戴和裕手下谋士认为这两人是可信的,他们可以说是打通了与城内的沟通渠道。

临近除夕,韩熙载带着十来名下属随从乘船北上。他此行肩负着求和的重担,宋国存亡都在他身上。

然而不论是城内的戴延康,还是城外的陈佑,都没想到身为求和使者的韩熙载现在完全没有为了宋国存亡舌战周国百官的想法。

当年韩熙载父亲韩光嗣被李嗣源所杀,韩熙载逃亡南朝的时候还跟李说“若江东相我,我当长驱以定中原。”可惜在江东也是仕途不顺,蹉跎至今,到如今更是失了心气,不欲再助戴延康。

说起来当初分别时,面对韩熙载的宣言,李是这么回应的“若中原相我,下江南探囊中物耳。”历史上后周显德二年,李以宰相之尊任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知庐、寿等州行府事,领兵出征淮南。虽然中间出了错漏被世宗免职,但后来在诸臣不看好继续战事的情况下手疏必胜之利者三,最终使得世宗竟全功而还。可以说是实现了当年的豪言壮志。

而现在么,韩熙载因为戴延康兵变成功,被迫沉沦数年,现在见识了陈佑等人灭宋的决心,再加上李嗣源的唐国早已灭亡,他提前放弃了助南朝平定中原的想法。李则因为中原政局变幻,到如今也没能拜相。

十二月二十八,陈佑安排除夕攻城事宜。

每逢佳节倍思亲,哪怕现在还是战时,临近年节,总得给将士们一个放松的机会。但是要突袭攻城,必然不能让军队精气神松懈下来。既要保证将士状态,又要防止城内看出异常,其中种种,不太好把握。

有资格参与这次军议的将领不多,几乎都是潘美、卢仲彦这等能够统率数军的人物,像是章鹏之流只能等待前面那些人回去安排具体事项。

吴越王钱弘以及戴和裕也旁听了这次军议。

钱弘还好,他这次过来,只是当一个吉祥物,手下兵马全都交给皇甫楠指挥,战事胜败同他没有关系。

戴和裕就不一样了,他好不容易联络上城内,还没确定该怎么里应外合打开城门呢,突然要在除夕夜攻城突袭,假如成功了怎么办?

“如果除夕日一战破城,这功劳就同大帅没有丝毫关系了!”

戴和裕分到的一间茅草房内,他的幕僚刘若这么对他说。

听到这话,戴和裕脸上闪过赞同的神色,有些言不由衷地说“话也不能这么说,没能成功不是我做得不行,陈长史能看到我的苦劳。”

刘若清楚自己这个幕主的真实想法,因此上前一步压低声音“然而没能得到首功,王位怕是不太好拿啊。”

戴和裕抿唇不语,来回走了两步,顿了顿,转身在椅子上坐下,左手搭在桌上,缓缓道“那印禅你以为”

他话没全说,看他紧握的拳头和游离的眼神,显然是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不太敢说。

身为幕僚,就要在幕主没有信心的时候帮助幕主坚定信念。戴和裕不好说的话,刘若可以说。

“要是除夕日袭击不能成,破城之法就还得仰仗大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