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那个侯夫人许了清水庵师太银子,给我那个外甥女批了命,说是与侯夫人相克,需得去庵里为侯夫人祈福,我那个外甥女在清水庵里是待了些许日子,妹妹呢,也住在庄子上好些个月……”
柳氏听到此处,面色微变,“那清水庵的师太是如何一回事?”
何大爷提起这事颇有些不好意思,“这都是老太爷当年办的事了,我如何得知。”
柳氏心知他必知道,只是他不说,她也就旁敲侧击地说道,“别是老太爷的外室吧?有心为难于外甥女?”
这话让何大爷听得心里一噎,连忙反驳道:“哪里会是老太爷的外室!老太爷何苦要个师太当外室?”
柳氏到不是信了,就依着老太爷那种性子完全有可能做出这种百无禁忌的事,一个师太又算得了什么,老太爷在世时这往府里拉的女人们哪个是好相与的,这方面,袁大爷到是学得极好。她将信收起来,“大爷,还是将人快快地请过来吧,老太太这一走,如今我们何家也得散了。”
袁大爷到是没考虑到那么多,在他眼里老太爷一过世这何家就散了,何家散不散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他只要得到他应得的那一份便行,当然,得的越多他就更欢喜。老太太这一走,他头上再没有了紧箍咒,又因着老太太将留下的东西全给了他,他自然是高兴的。
袁大爷这会儿到是漫不经心起来,“我们早就分了家,老太太毕竟我跟几个弟弟的嫡母,她这么一走,自然要让他们知道,省得他们以后生闲话。”
多年枕边人,再没有人能比柳氏更了解这位袁大爷了,前后口气完全不一样,恐是想通了些什么。不过她到是不在意,总归她是原配嫡妻,谁也奈何不得她。“妾身就听大爷的。”
袁大爷闻言笑道:“这些年,也累了你。”
柳氏到是回道:“伺候老太太是妾身的本份。”
这话里的“本份”两个字最得袁大爷欢喜,他如今外头的那个心头爱到是太不知道“本份”了,他眼里一沉,已经有了主意,横竖他不缺儿子,外室所出的儿子不过是外室子,哪里比得上他的嫡子。
这边袁大爷与几个庶子之间纠葛不断且不说,袁澄娘到是跟着父母还有外祖母一块儿去京城,已经渐入深秋,天气渐冷,向来怕冷的袁澄娘已经用上海棠形烧蓝手炉,一路往京城,她便窝在船舱里未曾出去一步,至多也是到得外祖母舱里请安,再去父母面前请安,至于甲板上半步都未去过。
幸得船往运河通走,船又是很快,也就半个月多就到了京城。
这一入京城,林福便过来亲自相迎。
只是,袁三爷夫妻并未立时回了梧桐巷,而是前往忠勇侯府,袁三爷得带着续娶的新夫人傅莺去给老忠勇侯爷与侯夫人请安,虽是分家,可袁三爷还是老忠勇侯的儿子,这续娶的新夫人自是要带到公婆面前。
袁三爷虽是心里万分不愿,也不得不去侯府。
往忠勇侯府这一路,他都绷着个脸。
他这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到是让还有些忐忑的傅莺稍稍放松了些,她毕竟由傅冲傅先生一手调教出来的女儿,向来都是落落大方,“三爷请放心,妾身总要走这一遭,晚去不如早去。”
袁三爷紧皱的眉心稍稍儿松开,“待会侯夫人若是问起来五娘与三哥儿……”
傅莺忙道,“三爷且放心,妾身省得。”
袁澄娘与袁澄明并未一道与袁三爷回京,也不能说没回京,只是未跟着袁三爷一道儿去忠勇侯府,按理说她们姐弟得去侯府给老忠勇侯与侯夫人请安,只是袁三爷却是怕了,不敢让这对儿女去忠勇侯府,他这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因着袁三爷这份疼爱子女的心意,所以袁澄娘姐弟就跟着何老太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