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船也被命名为鹈鹕级。
尽管鹈鹕级的很多地方都是采用军用标准建造的,可也掩盖不了鹈鹕级造型丑陋的事实。
整艘船的整体造型,像是“微型卡车拖着两个集装箱”:两个集装箱,自然就是运输船的货仓;而微型卡车,自然就是船只核心的船桥、生活区和动力部分;夹在两个集装箱中间,并且起了解作用的,是运输船的格纳库,专门用来放置作业用的工业机器人和s。
因为采用的都是海鸥号上成熟的技术,因此鸬鹚号出港之后,随即又有两艘同级的运输船下水了……
两天之后,三艘船只连同改装成两栖攻击舰的海鸥号组成的船队,开始海试,目的地side5……
虽然鲁姆会战已经过去一年了,可side5附近的空域依旧是一片狼藉,很少被废弃物回收公司光顾:虽然有一部分原因是附近有吉恩残党盘踞,可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鲁姆战役的战况实在是太惨烈了……
船队刚到达side5就遇上了大鱼,一艘被米家粒子炮拦腰斩断的萨拉米斯级轻巡洋舰。
船队停了下来,三艘鹈鹕级上飞出来一群只有十米左右的遥控工程机器人,直奔萨拉米斯级的残骸。
最先处理的是萨拉米斯级上残留的装备、弹药、电子设备以及核动力反应堆里的残余燃料。回收完这些,才将遥控机器人转换成手操模式,对舰只进行拆解。
一阵阵闪光过后,萨拉米斯级最外面的装甲被工程机器人携带的等离子切割设备还原成了出厂前状态。
以弗氏回收公司的技术实力来说,就算没有萨拉米斯级的建造图纸,也可以顺利地拆解战舰。
不过,有原版的建造图纸,拆解舰只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有了图纸,天田士郎和他的小伙伴们,只需要按部就班,一层一层地拆解舰只就可以了。
只是一个多小时的功夫,萨拉米斯级就露出了装甲下面掩盖的龙骨……
海鸥号的主控室里,来自于工坊舰船小组的工程师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上十分“露骨”的萨拉米斯。
虽然萨拉米斯级在联邦是作为炮灰存在的,可对于曾经吉恩的造船工程师们,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的。
与吉恩那些带着古典风格的战舰相比,萨拉米斯级的舰体无疑就简洁了许多,而简洁,就意味着建造难度很低。
另外一方面,萨拉米斯级的性能、建造难度和造价三者之间的取舍,也让吉恩的工程师们深有感触:要不是联邦对于米氏粒子作战没什么经验,萨拉米斯级在一年战争中的表现还要更抢眼一些……
只是五六个小时的功夫,萨拉米斯级就已经被还原成了出厂前的状态,分类堆积在鹈鹕级的货仓里。
拆解完萨拉米斯级之后,工坊舰船小组的工程师们,又将目光投向了雷达屏幕上的那艘三百三十多米长的麦哲伦级战列舰的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