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将我自己的问题归结于三十年来文学圈、精神圈的无力上,在最好的期待里,我生活的环境,应该给我一个圆融的精神,但我确实无法指责他们的每一个人,我甚至无法指责文学圈,因为我们之前的损毁是如此之大。但如果摆在这里,当传统文学圈不断贫瘠缩水,他们讲的道理,越来越无法打动人,我们只说“有人坚守”“尽力了”,下一代人的牺牲,如何去交代?
既然拥有那么多的好东西,为何不去自习研究一下娱乐,研究一下传递,在不妥协的情况下,尽量的感染更多的人呢?
前段时间,不知道清华还是北大,有一位研究网文的教授带的学生在网站发文,一段时间以后不过数百点击,俗称扑街,他们大为诧异,一些新闻稿上表现出“我竟不能写好网文这种低层次东西”的态度——当然,或许不是学生本人的表现,新闻稿挑事也有可能。但他们的基本态度,原本就错了,若大学里能够真心的将娱乐和内涵视为重要性各占百分之五十的文学因素——我说的是真心宣传,或许不到十年,眼下的网文圈将不复存在。
不过,对于上层人来说,这又是一个危险的事情,站在娱乐的一边,又或是站在内涵的一边,或许都很平常,唯有站在中庸一项上的主张者,也许最容易受到打击。
然而这是十四亿人的社会,十四亿人的精神贫困,人们嘲笑家庭主妇看肥皂剧,却从不主动去改变她——认为这个无法做到。拥有高端精神层次的人们高高在上,仿佛等待着有一天这些家庭主妇忽然喜欢上他们的东西,有可能吗?人们走出学校以后,不存在任何学习的强制性了,精神贫困,也能过一辈子啊,只是某一天忽然觉得有些事情缺失了而已,世界变坏了而已,另一方面,甚至于学校,在塑造人精神的强制性上,都几乎等于零了。
教科书上的道德文章,对于如今的学生,到底有多少能令他们心悦诚服的感染力呢?我有一天帮朋友看一篇论文(朋友不是作者),其中一段如下(不用仔细看)
“高等教育处于教育的最高层,起着指导作用,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及水平,往往成为衡量该国教育发展规模和水平的标志,也是该国科学技术、文明程度和综合国力的象征。一个国家的物质文明关键取决于该国科学技术水平,同样,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该国教育发展的规模、水平,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因此,提高国家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我不是要说这篇文论有多大问题,但确实有一点让我颇为在意,这或许也只是作者的疏忽,但是……精神文明在哪里?我们谈论高等教育的时候,为什么侧重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只字未提呢?
如果用这样的论文来以偏概全,我就过分了。但有一点其实是明显的,高等教育对精神文明的塑造……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
我的那个朋友学的科目跟教育有关,我跟他谈这个的时候,就说,我们的教育,恐怕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大的问题当中,知识的普及其实并未导致人们教育水平的提高,因为在古代,教育二字,是要塑造人生观的,要教孩子怎么做人的。如今呢,知识的泛滥导致权威的消失,一个十岁的孩子说一句中二的话,放在网络上,会有一万个同样中二的人过来,抱团取暖。权威消失、正确也就消失了,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任何观念,都不会得到修正的机会,一个分歧的观点,人们想坐哪就坐哪,不用思考,必然有一万个人陪着你坐。这样的人,长大会怎样呢?
而我成长的后半段,也是这样的。
学校只能传授知识,没有了塑造人生观的力量,社会就更没有了。原本可以用来塑造人的那些思辨和经验,悬在最高处,为何不能将它们加上娱乐的一部分,将他们放下来,就像加了鱼饵一样,去吸引人呢?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