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太过惊骇了。而此时的李隆基却没有说任何的话,而是再一次拿起了密信仔细的观看了起来,在看了半天之后,他才有些冷冽的开口道“力士,找一份韦坚的奏疏来。”
“是,圣人,老奴这便去找来。”
当高力士把韦坚上的奏疏拿过来后,李隆基便验看了起来,对比之后,他便闭眼哀叹了一声。从字迹上可以看出,应该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而密信上提到的何枢又是太子府参事,这不用说都知道,这件事是谁干出来的。
但这里面还有一件事是李隆基暂时还想不通的,那就是杀掉安禄山和史思明,这对太子又有什么好处。即便是想要控制边军,替代的这人选不还是自己来定的吗,整件事要是找不到合理的动机,这肯定不行。
李隆基虽然恼怒,但还没失去理智,他随后又问道“戴倧,你可查出为何安禄山会被伏杀?”
戴倧言道“圣人,此事的真正目的虽不好确定,但推论还是有的,那就是借此控制边军。平卢节度使,负责镇抚室韦和靺鞨两族,兵力三万七千五百人,这其实无所谓,毕竟兵力有限。可范阳节度使负责镇抚的可是奚人以及契丹人,兵力达到了九万一千四百人,这可就非是小数了。”
这些情况李隆基自然是知道的,但他不认为新任的范阳节度使李光弼会有什么问题,毕竟人选是政事堂推荐上来的,外人是不可能在未知的情况下做出这个判断的。
可刚想到这,李隆基突然想到了王忠嗣和皇甫惟明,王忠嗣打小就和李亨关系甚好,前段时间魏周的事,他可没有忘记,而皇甫惟明身为陇右节度使,他既然也能和太子搭上线,那么李光弼同样可以,这并不是不可能的。
一但李隆基有了这个判断之后,那整件事的动机就变成了太子想要控制边军,而安禄山却不愿与其为伍,所以干脆派人伏杀了事,从李隆基如今脑补的可行性来看,这件事一下就说得过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