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蛮清最早就是个落后的令人发指的部族,靠着成祖皇帝的收留,才在北方得了一块地方安顿下来。
到了明末,努尔哈赤看到了大明的衰弱,于是高举复仇大旗……他跟着李成梁学了不少东西,厮杀之道,治理地方之道……
师出有名!
名正言顺!
就如同那位驿卒谋反也得给自己找个正大光明的理由一样,努尔哈赤的理由是复仇。
但彼时的蛮清落后的一塌糊涂,说难听些,若是嘉靖年间的俺答率部穿越过去,或是那些倭寇能穿越过去,定然能把他吊打的生活不能自理。
但架不住彼时的明军早已烂到了骨子里,连流寇都打不过。
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
努尔哈赤从李成梁那里学到的东西中,其中一条对蛮清最终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个团体什么最重要?
——读书人和工匠!
李成梁那些幕僚,以及辽东那些文官让努尔哈赤看了涎水直流。
而那些工匠就更别说了,努尔哈赤渴求而不得。
一朝造反,努尔哈赤第一件事儿就是劫掠。
而劫掠的重点是读书人和工匠。
读书人中出了个范文程,对蛮清帮助颇大。
工匠们打造兵器和农具,为蛮清征战和耕种立下汗马功劳。
可以这么说,若是没有劫掠而来的大明读书人和工匠,蛮清必败。
文治国,工强国。
这是蒋庆之眼中的当下政权构架。
但大明的匠户制度却让人很是无语。
免费劳动力你要不要?
要!
但免费的往往是最贵的。
每月十日的免费服役,让工匠们牢骚满腹,但却不得不做。
蒋庆之的老爹原先就在铁饭碗企业的流水线上干过好几年,回家发牢骚,说什么干多干少都一个样。于是摸鱼的多了,躺平的多了,甚至搞破坏的也多了……
机器坏了!
休息!
有阵子爱停电,那些工人每日出家门,不,在家吃早餐时就在念叨,希望今天停电。
就这样的心态,这个企业能干得好,蒋庆之能把那些流水线给吃了。
所以,兵仗局要想脱胎换骨,匠户制度便是大敌。
李希低声道:“陈太监,看样子长威伯是想动匠户制度,不能动啊!”
那些被蒋庆之镇住的工匠此刻也醒悟过来了,那个油滑的老工匠说道:“伯爷,您说奖惩奖惩,敢问这奖从何来?咱们是匠户,这活是白干的呀!”
“是啊!每月十日,雷打不动,一文钱都没有。”
“我若是在外面做工,十日能挣多少钱。”
“……”
陈实叹道:“上次吕嵩当朝驳斥,说匠户制度万万不可动,一动,江山社稷便会动摇。”
“没那么夸张吧?”一个管事说道。
“匠户一动,此后官府从哪寻工匠干活?”陈实说道:“花钱请?户部的仓库老鼠都不愿去,哪来的钱?没钱哪来的工匠?没有工匠,哪来的兵器,哪来的甲衣,难道让将士们赤手空拳去迎敌?”
那个管事悚然而惊,“原来如此,咱明白了,就如同军户制,若是没了军户制,大明再无可用之兵。”
无论是匠户制还是军户制,在后世人看来颇为落后和愚蠢,但在这个时代却是最合适不过了。
大明从帝国斜阳能支撑到亡国那一刻,靠的便是这些制度。
蒋庆之看着这些匠户,“此事本伯既然说了,自然有法子。如今就一条,规矩定在哪,奖惩便依此而来。你等谁有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