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字希哲,长洲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着名书法家。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
祝允明,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5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9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10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之后的科考路上可就把祝允明给难住了,第一次赴乡试不幸落第,紧接着又失败了两次。赴应天乡试,住在了南京老丈人的家中,可是中途生病,回苏州就医,无奈耽误了乡试。
32岁的祝允明终于中应天乡试,本想着再接再厉,进京参加会试,一展宏图,但是命运女神再一次给祝允明泼了冷水。进京赶赴会试,不中,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内,祝允明再次屡屡碰壁,与进士擦肩而过。第七次会试不中,而长子祝续此时已经得中进士,选为庶吉士,祝允明悲喜交加,七次不中的祝允明决心不再参加会试,50有余的他赴京就选,授广东兴宁知县,而长子祝续已经是礼科给事中。
在兴宁勤勤恳恳打工了多年的祝允明,转任为应天府通判,依旧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官。一年后,祝允明就称病辞职还乡了,但幸亏老天爷让祝允明生得好,祖父祝颢是正统进士,出生就是书香门第。父亲又娶到了大学士徐有贞的千金,祖父和外祖父的声名远播,也让祝允明年少时结交了许多诗书画方面杰出的名士,并且在青年时期,又成为了当时着名书法家李应祯的女婿,得到了岳父大人的细心指点教导,在书法方面更是占尽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尽管在仕途上诸多不顺,但或许也正是这种遭遇,让祝允明的草书狂放不羁,表现出了玩世不恭的倔强之气和隐逸之风,多年的不得意也使得其超出了师辈们的文学境界,独具一格,放浪形骸,成为“明朝狂草第一人”。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坊间流传着一句话:“唐伯虎的画,祝允明的字”,祝允明所书写的《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等,均是精品之作。
祝允明,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外祖父徐有贞和岳父李应祯两人:徐有贞擅长行草书,他的行草主要师法唐朝的怀素和宋朝的米芾,用笔直率而华美,结构潇洒多姿,很得古雅之气。在祝允明二岁时,徐有贞奉诏回苏州闲居,祝允明时常寄宿在外公家里,因此徐有贞的书法风格对他影响是很深远的;李应祯也是一个有名的书法家,祝允明也一直得到李应祯的指导,在跟从岳父学书的十几年中,李应祯对于祝允明在书法的发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据文徵明的记载,李应祯在晚年告诉他,说自己学习书法四十年才开始有所得,并向文徵明论述了书法上的很多道理。他留下的尺牍,秀丽而又有气度,行笔自然大方,横向取势的撇、捺、横都很生动有致,字的大小,粗细变化自然,他这种富于抒情性的行草书对祝允明也有很深的影响。祝允明自己谈幼年时学习书法,说前辈不让他学习近代人的字,看到的都是晋唐人的字帖,所指的应该是楷书的学习。应该说祝允明幼年在两位前辈的指导下,打下了很好的底子,为日后的发展作了铺垫,同时两人的书风的优点也传给了祝允明。
祝允明,书法主要成就在于狂草和楷书:狂草来自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