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集 吕母报仇(2 / 8)

朔庚寅始,按照制度发给官吏俸禄,分四辅、公卿、大夫、士,下至舆、僚,共计十五等。

由于制度琐碎,核算课计烦难,又国库空虚,官吏到底还是领不到俸禄。如此一来二去,各级官吏于是纷纷利用职权,靠收受贿赂解决费用开支。

镜头转换,西南夷民乱不休,边境战火纷飞,无有宁日。

王莽诏命冯茂为平蛮将军,使其率兵征伐。

冯茂奉旨出兵,前往攻打句町。中原士兵不服水土,又值瘟疫盛行,未经作战,死亡者便有十之六七,因此屡战不胜。

为保障军需,冯茂下令征收当地百姓财物,十中取五。

于是未过半年,益州繁庶之地已至民穷财尽,而句町叛乱不能平定。

王莽闻报大怒,命将冯茂调回京师,关进监狱,最终死于狱中。于是再派宁始将军廉丹与庸部牧史熊为正副将,大举征发天水、陇西骑兵,兼发广汉、巴郡、蜀郡、犍为等郡官员丁壮十万人,外加粮秣运输者共计二十万人,发兵再攻蜀南。

廉丹及史熊奉命而往,大举征进。

大军到达川南,正遇叛军,于是吩咐列阵,击鼓吹号,发动进攻。句町叛军未料官军再来,出其不意,一战而溃,退入山林。官兵此战斩杀敌人数千,旗开得胜。

继续阅读

廉丹立马高坡,指挥部下追亡逐北,乘胜深入敌境,脸露得意之色。

然而随着官军征进步伐加快,战线向纵深拉开,其后未久,形势便即急转直下。

只因蜀道转输艰难,军粮供应不上,士兵陷于饥饿,又染瘟疫,由此转胜为败。

消息传至长安,皇帝王莽无奈,只得下达诏命,准许廉丹、史熊回师。

廉丹、史熊虽接诏命,但恐就此回师,亦如冯茂被治败军之罪。二人略加商议,遂联队名上奏,要求朝廷派兵增援;并自愿签立军令状,若再不胜,甘受重罚。

王莽览表,以为二人勇气可嘉,当即准奏,决议再发大军十万。又檄令全国各州郡县府镇,加紧征夫筹粮,以供军需。

圣旨到处,各郡县不敢不听,只得奉旨而行。于是千里转输军饷,捐税更重。

檄文传至益州就都,大尹冯英见此,冒死具本上奏。其疏略云:

臣启陛下,自西南夷叛变以来,前后几近十年,郡县皆叛,抗击朝廷未曾停止。此前任用冯茂,苟且推行,不顾后果。道县以南险峻深邃,将其百姓赶到远地居住,费用常以亿计,官兵遭瘴气而死者十分之七。如今廉丹、史熊为保富贵爵禄,更立军令状,限期征调各郡士兵粮食,又搜民间财物近半,梁州民穷财尽,战功不就。臣谓宜停征战,派军驻守并开垦耕田,封赏招诱夷人,是为上计,伏惟圣裁。

王莽览奏大怒:此贼可恶。前线正当决战之际,怎敢怠慢国法,兼出此不吉之言,乱我军心!立命罢免冯英官职,下狱待勘。

御史大夫:陛下容奏。冯英虽然言辞不敬,但念其忠心体国,并无私心,尚乞宽宥。

王莽:如此说来,此人为民请命,倒也无可厚非。可调离就都,命为长沙郡连率。

御史大夫:陛下圣明。

王莽:冯英所云梁州民穷财尽,倒也并非危言耸听。既是如此,为迅速平灭西南诸夷叛乱,需借西域诸国之助,方可奏功。速传朕命,派五威将王骏、西域都护李崇、戊已校尉郭钦,分道出使西域各国,命其供应民夫粮秣,以助朝廷大军征伐。

御史大夫:诺!陛下圣明。

天使离京,到至西域都护府,传达圣旨。

王骏、李崇、郭钦三将跪听帝诏,山呼万岁,领旨谢恩。天使辞归,还报长安。

三将送走天使,返回府中,商议征集西域各国民夫粮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