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集 吕母报仇(3 / 8)

之策。

王骏性格暴烈,率先发言:圣旨既下,有何商量?传谕列国,命其遵照执行可也。

李崇:自汉末以来,朝廷势衰,西域诸国不服天朝久矣。况今改朝换代,已非刘氏天下,诸国未沐大新朝恩泽,岂肯俯首听命于我?

王骏:天子旨意,即便诸国不听,我等身为新臣,岂可违拗?西域诸国果有抗命者,我等便可就此率兵袭击,强行索粮。又可趁机建立边功,甚至封侯,有何不可?

郭钦:将军所言甚是,末将愿唯马首是瞻。

李崇:既是如此,我等三人同心协力,不可怀有二志。此去西域诸国之中,焉耆首当其冲。前往焉耆宣旨索粮,我三人谁先?

王骏:天子圣旨,指定某为主使,自是我先。

李崇、王骏:诚然如此,我等不敢掠美,惟愿将军早奏凯歌。

王骏大喜,昂然领兵而出,踏上西征之路。于路无话,这一日眼见焉耆国遥遥在望,遂命扎下营栅,派出使节,往其国中求见焉耆王,传达新朝天子诏旨。

焉耆王闻报新朝使节到来,以礼相待,排摆香案,立听诏旨。闻说是前来征夫筹粮,虽然心中不愿,但知己非新朝对手,亦只得低眉顺目,施以缓兵之计。

新朝使节:殿下,我大新皇帝诏旨,可曾听清?

焉耆王:一清二楚,毫无差谬。

新朝使节:既是如此,殿下意欲如何?

焉耆王:我焉耆小国,累受匈奴欺凌,向蒙天朝庇护,使为外藩。既是天朝大皇帝今番有诏,岂敢不遵?小王情愿投降新朝,尽力供应民夫粮秣,甘受驱使。

新朝使节:如此妙极。某便告辞回去,还报王骏将军。

焉耆王:贵使远来不易,尚容小王敬备菲酌,以洗风尘。

新朝使节:既是殿下一番美意,小可受之有愧,却之不恭。

焉耆王:贵使休要这般客气。来人,备宴!

镜头转换,焉耆王宫之外。

焉耆王远望新朝使节离去方向,脸上笑容渐渐凝结,露出愤然不平之色。

侍臣见此,小心开口求问:大王,大新皇帝所命征缴粮秣,敢问如何筹措?

焉耆王:依其所需数量,公开征集筹措便是。

侍臣:我国地广人稀,草多粮少,哪有这许多粮秣供应与他?

焉耆王:谁说是要白白给他?我借彼之名筹粮,留作己用,有何不可?

侍臣:陛下,请恕下臣愚钝,不明其中深意。

焉耆王:传我号令,命众臣依数征缴粮秣;诸将秘密集结部队,防备汉人前来。

继续阅读

侍臣:诺!陛下大智大能,小臣不能及于万一。

新朝使节出离焉耆王城,还归大营,来见主将:末将幸不辱命,回营缴令。

王骏:那焉耆王怎地说法?

使节:焉耆王听罢我大新天子诏旨,神色间本有不愉之色。是末将提起将军已率精骑数万,即将兵临城下,他才更颜变色,唯唯从命。

王骏:如此甚好,免得一场征杀。传令众军,拔寨起营诈,进入焉耆,接收粮秣。

众将:诺!

于是三军结束停当,拔营起程。

一路黄沙漫漫,征尘滚滚,遮云蔽日。自辰至午,众军渐渐嘴唇干裂,睡眼迷离,东倒西歪。再自午至酉,狂风陡起,飞沙走石,打在众军盔甲之上,乒乓作响。

众军叫苦连天,渐渐散乱,不成行伍。

正在此时,忽听风沙之中号角之声大起,继而人喊马叫,惊天动地。王骏失惊非小,拢目光看时,遥见无数焉耆伏兵突起,直奔自己队伍,拦截袭击。

王骏立时惊醒,倒也不慌,就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