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势掩杀!我众彼寡,某以大军济之,便如排山倒海,则必大胜。
众将齐声领诺,司马懿这才气愤稍解。
魏延诈败回营,面见丞相,将司马师在阵上之言说了。
孔明甚喜,又燃起三分希望,遂令魏延先回本帐休息。遂令李丰储运粮草,一边请崔州平及华佗师徒等人,骑马到祁山周围游猎散心。实是亲自去察看地形,以备埋伏。
行至渭河以南,引众人登高览色,心怀为之一畅。忽见两山之间现一深谷,地势低洼,入口处狭窄,只能容一人一马通过,谷内却是一马平川,可容纳两三万人。
孔明回问军士向导:此地何名?
答说:此地形若葫芦,只有入口,这头进得去,那头出不来,唤作上方谷。
孔明大喜,谓崔州平道:上方谷进得去出不来,正是设伏歼敌之绝妙地带也。
于是回归大营,立即传令诸将:命马岱悄悄引兵至上方谷,在谷中平川之地掘下深堑,多积干柴引火之物;复将硫磺、火药等埋藏谷中;周围山上,多用柴草虚搭窝铺,内外皆伏地雷。又命姜维、廖化各引五千人,伏于谷地两侧高山草丛之中,多备弓弩火箭。
众将领令而去,设下天罗地网,一切准备停当。
次日侵早升帐,孔明又叫大将魏延:你去司马懿营前搦战,准败不准胜,如此如此,将魏兵悉数引入上方谷中。
又唤高翔:将木牛流马各装米粮,于山路上往来行走。如被魏兵抢去,便是大功。
分拨已毕,自引一军而出,近上方谷处下栅。
夏侯惠、夏侯和探知蜀军动静,一齐入寨,禀告主帅:今蜀兵四散结营,各处屯田,以为久计;若不趁此时除之,令其安居日久,深根固蒂,难以摇动。
司马懿却摇头道:此必又是孔明之计,不必理会。
二将:都督如此疑虑,敌寇何时得灭?我兄弟二人,当奋力死战,以报国恩。
司马懿见其主动请战,心中暗喜,抚慰道:既如此,你二人可分头出战,我使张虎、乐綝助你,更有秦朗接应。
夏侯惠、夏侯和欣然领命,各引五千兵去讫。司马懿也不心急,坐待回音。
夏侯兄弟竟往祁山蜀营而行,忽见蜀兵驱使木牛流马而来。二人一齐杀出,蜀兵大败奔走,木牛流马尽被魏兵抢获,降俘人马百余,一起解送营中。
司马懿令将蜀兵解到帐前,亲自诘审:你家诸葛丞相,近来所忙何事?
蜀兵:丞相料大都督不出,命我等四散屯田运粮,以为久计。不想却被擒获。
司马懿大笑,即将蜀兵尽皆放回。
夏侯和问:何不杀之?
司马懿道:量此小卒,杀之无益。放归本寨,令说魏将宽厚仁慈,可释彼战心,此吕蒙取荆州之计也。传令诸将,今后凡有擒到蜀兵,俱当善为遣之,有功将吏仍有重赏。
夏侯惠等初战得胜,由此尝到滋味,此后不时截掠蜀国运粮之兵,又连胜数阵。
司马懿见蜀兵屡败,心中欢喜,又问所擒蜀兵:孔明今在何处?
众兵惧死,如实相告:诸葛丞相现在上方谷下营。令我等每日运粮,亦皆屯于谷中。
司马懿即将众人放去,召集诸将分付:孔明今在上方谷运粮,祁山大营无主。你等于明日一齐并力攻取祁山大寨,一战可胜。此等轻易大功,何不得之!
众将领命,各各准备出战。司马懿却留住夏侯四兄弟,张、乐二将以及秦朗,令其随己去上方谷擒拿孔明,建立不世奇功。夏侯惠等闻此,无不大喜。
次日一早,司马懿即率二子及夏侯四兄弟发兵起行,以秦朗引一千军为先锋,张虎、乐綝各引五千兵,在后救应。
孔明正在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