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集 深谷大火(6 / 7)

,密令众将:若司马懿自来,你等便往劫魏寨,夺了渭南。

众将各自听令,引兵一齐呐喊奔走,虚作救应祁山大寨之势。司马懿闻说蜀兵都去救祁山寨,便引二子并中军护卫人马,径直杀奔上方谷来。

魏延领兵等在谷口,忽见秦朗引魏兵杀到,大喝道:秦朗休走!

舞刀来战,秦朗挺枪相迎。斗了二十余合,秦朗渐渐抵敌不住,后面呐喊声发,司马懿率夏侯四兄弟随后赶来。

魏延叫声:不好,掉到猴子窝里来也。何况后面还有三马!

于是立即回马,望上方谷中而走。司马懿挥军急追,秦朗及夏侯四兄弟皆入谷中。

司马懿三父子刚要进谷,魏延却从旁侧转出,拦住去路。司马懿见机,对二子说道:谷中定有蹊跷,且等张、乐二将前来会合,一同杀入。

父子三人便即扎住兵马,与魏延相持。

再说秦朗正追,前面不见了魏延,倒也仔细谨慎,止住夏侯四兄弟,先令人入谷中哨探。不一刻探事人回报:谷内并无蜀国伏兵,山坡上皆是草房,疑是粮草之库。

秦朗大喜:必是积粮之所无疑,守卫之兵,都回救祁山大寨去也。如今就算擒不得诸葛孔明,便就尽焚其粮,也是大功一件。

夏侯兄弟闻此,遂大驱士马,尽入谷中。刚要命人去烧草房,忽听两侧山上喊声大震,擂木滚石齐下,阻断谷口。山上火箭射下,草房都着;又值谷中大风,顿时火势冲天。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名曹魏宗亲惊得手足无措,欲弃马上山,蜀兵将磨盘大石当头砸来,躲犹不及,哪里上得去?顷刻之间,众兵身上皆着,烤肉之味弥漫全谷。

孔明在山上见万余魏军无路可逃,叹道:某这一计过于阴毒,必损我寿。

言犹未毕,忽见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

秦朗已被烤得半熟,忽被大雨浇醒:天不灭我曹魏。不就此时杀出,更待何时!

即与夏侯兄弟引兵奋力冲杀。张虎、乐綝各引兵至,与司马懿父子杀来接应。魏延抵敌不住,只得让开道路,眼看着秦朗等死中得活,被司马懿救走,不敢追赶。

孔明站立山头,眼看着五员曹魏上将及万余精兵俱逃出谷,不由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命有定数,不可强也!

司马懿与众将同归,见寨栅已被蜀兵所夺,正在浮桥上与郭淮、孙礼接战。于是逐退蜀兵,但不敢再驻扎南岸,遂烧断浮桥,退回北岸据住。

由此上方谷一把大火,虽烧伤数千魏兵,毕竟功亏一匮,徒劳无功。

画外音:说话的,你道孔明熟知天文,必知晴雨之数,何不仔细观星,斟酌择日,偏偏选此大雨天气施此火攻之计?原来孔明有一样没有算到,那便是上方谷特殊地势。

历史真相:上方谷地势口狭腹阔,横观便如一个葫芦;俯瞰则是绝壁深谷,又如一口大井。一旦谷内起火,气温急剧升高,热气膨胀上升,一遇半空中冷气,则必收缩下沉,故此形成对流,山谷风起。同时谷底热气上升,水汽又必凝结成雾,再加上柴草燃烧时所生大量烟尘,从而加速水汽凝聚,终致大雨倾盆。孔明此时若不用火攻,而多备连弩巨石,则五员曹将必死于谷中无疑。此乃人算不如天算,聪明反被聪明耽误。

镜头转换,祁山大寨。

魏军众将正全力攻打祁山蜀寨,忽闻上方谷大败,不由大惊,急急退兵。蜀军趁势出营冲杀,魏军死者无数,余众奔回渭北大寨。

司马懿抚慰众兵,暗叹孔明命运不济,两军统帅合谋,尚不成功。于是传令各营:都是你等强要出战,今连渭南寨栅也失,又折损众多将士。如再言出战者,本督必斩。

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