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摩诃眼见己军已陷入重围,又进大帐来见吴明彻,流涕请求:大帅!今求战不能,请将军速率步兵先走,末将断后,必保将军平安回京,尚可保前番胜绩,且元气不损。
吴明彻此时后悔无及,怆然答道:贤弟所言是也。但我奉命出征,今被敌困逼,怎能弃军而逃?况我军多为步卒,我为主帅,须亲自殿后。贤弟可率马军,为我先锋可也。
萧摩诃不知主帅已准备死战就义,本意是让自己逃生,于是挑选八十精骑,趁夜率先突围,天亮时到达淮南。
吴明彻率步卒陷于周军重围,走投无路,彻底大败,与将士三万人均被俘。吴明彻被押送长安,见周武帝宇文邕,威武不屈。
周武帝早闻其大名,意欲劝降,吴明彻固执不从,不久忧愤死于长安,年六十七岁。
陈宣帝乃征召萧摩诃还京,任命为右卫将军。
字幕:西元五七八年,北周建德七年。
周武帝宇文邕再下诏令放免奴婢,诏称故豆卢宁征江南武陵、南平等郡,所有民庶被虏为奴婢者,悉依去年十一月令同江陵民一并放免。
三月,北周改元为宣政元年,派兵讨伐突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四月二十一日,南陈平北将军樊毅遣军渡过淮北,于清口筑城。二十五日,北周复至,陈军复弃清口城渡淮南还,淮北失守。
周宣政元年四月,突厥入寇幽州,武帝率诸军分兵五路讨伐突厥,至云阳宫生病,诏停北伐。六月,周武帝病死,太子宇文赟即位,是为周宣帝,改次年为大成元年。
宇文赟即位之后沉湎酒色,五位皇后并立,又大肆装饰宫殿,滥施刑罚,派亲信监视大臣言行,杀害皇叔齐王宇文宪。北周国势衰弱,南陈得以苟存。
次年二月,宇文赟懒于朝政,将帝位传给七岁太子宇文衍,改元大象,史称周静帝。自称天元皇帝,杨丽华为天元皇后,住处称为天台,对臣下自称为天。
九月,周静帝使韦孝宽为行军元帅,领总管宇文亮、梁士彦等将,攻略陈国淮南。
韦孝宽奉旨,分遣杞公宇文亮自安陆攻黄城,郕公梁士彦攻广陵,自率军攻打寿阳。
陈宣帝命南兖州刺史淳于量为上流水军都督,中领军樊毅都督北讨军事,抗击周军。
韦孝宽攻克寿阳,宇文亮攻克黄城,梁士彦攻克广陵,继取霍州。陈军难以抵挡,遂将南、北兖、晋三州以及盱眙、山阳、平阳等九郡民众,尽数徙往江南。
周军乘势攻下谯州、北徐州,至此长江以北皆入于周。
大象二年三月,周军伐陈大胜,回师长安。行军总管宇文亮密谓长史杜士峻:主上淫纵滋甚,社稷将危。孤既忝宗枝,不忍坐见倾覆。今我军权在手,公谓如何?
杜士峻:今若袭郧国公而并其众,推公从父为主,鼓行而前,谁敢不从?
宇文亮大喜从之,遂趁夜率领数百骑,袭击韦孝宽大营。不料未近营门,左右两侧伏兵大起,将宇文亮及其从骑全部斩杀,并无一个漏网。
原来在此之前,早有宇文亮部将茹宽预偷入大营,将宇文亮之谋密告韦孝宽。
大象二年五月,天元皇帝宇文赟由于纵欲过度,嬉游无度,至于病危。御正下大夫刘昉、内史上大夫郑译因见静帝幼弱,于是伪造诏书,托孤于随国公杨坚,使其辅佐朝政。
二十四日,宇文赟在天德殿病逝,时年二十二岁,谥号宣皇帝,葬于定陵。
左丞相杨坚因上柱国尉迟迥位高望着,便以会葬宣帝为名,召尉迟迥入朝,并以韦孝宽为相州总管,赴邺城取代尉迟迥。
尉迟迥无故被夺封镇,便以反对随国公为名,起兵称叛。
周静帝诏令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