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流前往东宫,与太子论政。
贞观十八年,刘洎升任侍中。
太宗要求大臣指出自己过失。长孙无忌、李积、杨师道等人都称:陛下没有过失。
刘洎则道:近来有人上书,凡不合陛下之意者,陛下都当面百般责备,上书者无不惭愧而退。如此以往,恐不能广开言路也。
唐太宗喜道:卿言甚是,朕定会改之。
次年太宗亲征高句丽,命太子李治在定州监国。刘洎为检校民部尚书,兼太子左庶子,命与高士廉、马周一同辅佐太子。
太宗临行前嘱道:我今带兵远征,卿等辅佐太子,国家安危,都托卿等之身矣。
刘洎答道:陛下不必忧虑,大臣有罪,我当即予以诛罚。
唐太宗谓其妄语,告诫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卿性情疏阔刚直,必会因此遭祸,当慎重行事。
刘洎诺诺,再三请罪。
唐太宗班师,返回定州途中患病,刘洎与中书令马周前去探视。
二人自定州回来,褚遂良问道:天子起居如何?
马周未答,刘洎流涕答道:圣体患有痈疽,令人忧惧。
褚遂良却向唐太宗诬奏:刘洎对臣言说,陛下倘若不治,朝廷大事不足忧虑,只要依循伊尹、霍光故事,辅佐年幼太子,诛杀怀有二心大臣,便可天下安定。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太宗闻而恚怒,不久病愈,并向刘洎询问此事。
刘洎据实答道:褚遂良向臣问圣躬,臣答圣体患有痈疽,实足令人恐惧,并无他言。
马周也为刘洎作证,说其所言不虚。
褚遂良道:臣系何人,岂能妄诬大臣!此是马周与刘洎交厚,故为其遮掩也。
太宗闻终相信褚遂良诬告,赐命刘洎自尽。刘洎临死之时,欲留遗奏,宪司却不肯给纸笔。唐太宗得知后,复生后悔,命将相关官吏尽皆下狱。
闪回结束。以上之事,便是当年刘洎冤案始末。
历史真相:据《旧唐书》、《新唐书》所载,都认为刘洎之死,是因褚遂良向唐太宗进谗言。但依唐太宗之英明,因何轻信褚遂良之言,果断下令赐刘洎自尽?皆因其先前力主立李泰为太子,与李治并非一心之故。且于东征之前妄奏欲杀大臣,则将监国太子李治置于何处?至于欲行伊尹、霍光之事,随意废立新帝,更是历代人主大忌。
镜头转换,按下刘洎冤案,复说苏定方西征。
显庆二年,高宗下诏,擢升李义府为中书令、检校御史大夫、太子宾客、河间郡公,并为其在长安修建宅第。
李义府由此宠冠朝廷,家中子弟都被封为清要官职;又生性贪婪,与妻子、侄婿大肆卖官鬻爵,又多引腹心、广结朋党,权势熏天。
二年闰正月,上命兵分两路,西击突厥。
右路军:命以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总管,任雅相、萧嗣业为大将,薛仁贵为先锋,尽发回纥、薛延陀诸部兵马,自北道行军,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
左路军:以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为流沙安抚大使,自南道出发,并一路招集突厥旧众。
苏定方率领右路北道大军,一路突骑兼程而行,至金山北麓,先大破处木昆部。
俟斤懒独禄等率万余帐来降,苏定方好言抚慰,发还其千骑部从,用为先锋。
薛仁贵眼见决战在即,遂上书朝廷:当年泥孰部为贺鲁所破,虏其妻子颇众。今请陛下颁布明诏,宜皆释其归国,仍加赐赉。则泥孰部族人致其死,不遗余力矣。
高宗览奏,欣然从之。泥孰人闻而大喜,皆请从军,共击贺鲁。
于是唐军大进,皆至曳至河(